2023年07月03日
卢治平(左) 卢国治(中) 卢治远(右)
本报记者 赵颖 文/摄
卢治平,中共党员,1929年出生于大石桥市,1950年12月随部队前往朝鲜,1952年换防回国。从1953年开始,先后在长春装甲兵第五编练基地、长春第五坦克学校、吉林省军区秘书处等部门做学员、当助教,从事秘书等工作。1982年被分配到营口港务局工作。1990年退休。退休后,他的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一直以“编外社区工作者”身份为党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区表彰,他用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忠诚,受到社区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日前,记者在朋友圈看到站前区振华社区为辖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时喂老党员吃蛋糕的画面。照片中,社区工作者面带笑容用筷子夹着蛋糕送到老人嘴边,老人张着嘴接着蛋糕面露喜色,幸福地品味着,画面温馨感人。经了解得知,这位老党员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今年已经94岁高龄,名叫卢治平。6月27日上午,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老人,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述入朝作战经历,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用四个“最”讲述在朝故事
1950年12月,卢治平同叔叔卢国治、堂哥卢治远一同随部队乘火车前往朝鲜。作为新兵,他们本应先在国内训练3个月再入朝参战,可随着战争日趋激烈,前线战士减员、新兵急需补位,就这样他们入伍仅一个月就登上了开往朝鲜的列车。据卢治平回忆,12月30日,部队抵达朝鲜新义州。一下火车满眼废墟,迎接他们的是猝不及防的空袭。大家被空袭打散了,卢治平同其他两名战士在一棵小柏树下躲避。那时正值寒冬,他们虽然穿着棉衣,可一天没吃东西又冷又饿。“我真正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度过了‘最害怕的一天’。”卢治平说,后来他从新兵连被分配到四十二军一二四师三七零团二营四连,连队领导让他担任文书。就这样,卢治平带着一个文件挎包、一个地图筒、4枚手榴弹、一支步枪,跟随部队奔赴前线。
1951年元旦过后,卢治平所在连队接到命令,要渡过清川江到南岸执行驻防任务。当时部队驻扎在北岸,离江边约60里远,为了躲避敌军空袭,部队晚6点集结出发,以每小时10里的速度向江边跑步前进,午夜12点到达清川江北岸。冬日的清川江,寒风凛冽,江面已结了一层薄冰。因为没有桥,想渡过300多米宽的江面,他们只能砍树造浮桥,6米宽的浮桥造好后放到水流湍急的江水中,战士们分成4队,第一排的战士手拉着手,后面的战士拉着前面战士的背包带,摇摇晃晃地向前艰难前行。为了行动方便,上浮桥前战士们把棉裤腿挽到膝盖以上,换上了回力鞋,蹚进寒冷刺骨的江水中,全身像被针扎一样疼痛,慢慢地双腿被冻得麻木,碎冰划破了腿,战士腿上流出了鲜血。上岸后,大家简单把湿透的裤子拧一下继续行军,到了宿营地他们的腿肚子都磨出了血,12小时走了120里路,这是入朝以来“最苦最累的一天”。
经过初步的锻炼,卢治平有了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慢慢地成为一名班长,开始协助连里做管理,帮助照顾其他战士。卢治平介绍,他们连年龄最小的战士才14岁,个头儿还没有枪高。他经常帮这名小战士扛枪。最多一次,他一晚上背了3只枪,加上给养、行李等物品,负重四十五六斤行军。由于他作战勇敢、不怕辛苦、关心战友、表现突出,1951年5月4日,他光荣地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是他“最开心的一天”。
1951年的夏天,有一天下大雨,卢治平是连队的文书,负责坚守连接团部和营部的两部电话。雨下的又大又急,战士们都往防预工事里转移,他去拔地线收两部电话机时,一个巨大的火球将他冲出两多米远,还好有惊无险,那是“最危险的一次”。后来他随部队在下碣隅里阵地苦守两年,1952年换防回国。
回国后他多次立功受奖
1952年,卢治平回国后随部队去了广东。两个月后,被调到长春装甲兵第五编练基地学习。一年后毕业,留在长春第五坦克学校当助教,带领学员实习练技术,一干就是十多年。1953年,他所在三连二排四班同志因表现突出,被东北军区记集体三等功一次。1957年,他个人荣获三等功一次。1958年,他又被评为“二级先进工作者”。1959年,他被沈阳军区评为“五好并记三等功”。1970年,他被分配到吉林军区秘书处任秘书。1982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工农建设,回到地方被分配到营口港务局工作。他从码头职工干起,也曾担任机关党支部书记。无论在哪个岗位,卢治平对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最可爱的人”活出最可爱的模样
1990年,卢治平从营口港务局退休。退休后,党组织关系转到当时的站前区太和街居民委员会,他被补选为支部宣传委员。多年来,他担负着社区理论宣讲员、社区党建指导员、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多项职责。他还坚持为居委会写板报,一写就是12年。
2000年,振华社区成立,他被选为社区党委委员,继续担任宣传工作。振华社区前任党委书记项莉说:“老党员卢治平默默践行着‘退休不离党,学习不断档,为民再上岗,奉献写人生’的誓言,时刻保持共党员本色,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编外社区工作者’。”
记者在老人的学习桌上看到十多本学习笔记,里面记录着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的理论学习内容。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将学习内容和心得进行整理,向社区党员和群众广泛宣讲,保障社区党的理论宣传教育月月有内容。2006年,站前区跃进街道党工委根据他的突出表现,聘任他为振华社区党建指导员。在他的建议下,社区改进党员队伍管理,提高了党建质量,使党员的觉悟不断提高。2004年,他被营口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聘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在工作中,他探索创新“星火工作法”,先后6次被评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站前区文明市民。2016年,被评为站前区优秀党员。2020年,被授予营口第二届礼德榜样“最美夕阳红”等荣誉。
卢治平说:“我一生最看重两个身份,一个是革命军人,一个是共产党员,只要我活着,就要为党工作。”他用忠诚诠释初心,用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