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围棋: 何日“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年07月07日

本报记者 隋春波 佟婷婷 文/摄 5月20日,第三届“三和·辽河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在我市红运大饭店举行。

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政(左),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右),为红旗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朱再喜颁发“全国围棋特色学校”牌匾。

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围棋进校园”活动场景。

6月25日—29日,2023年“永子杯”全国围棋协会双人棋联赛在云南保山市举行,39个拥有“全国围棋之乡”称号的城市派代表队参赛,市围棋协会主席薛庆君(左)、职业棋手高宇荣获第7名。

营口围棋五十年

琴棋书画,又称雅人四好,是中国古代文人需要掌握的四门艺术,也是修身养性的国学文化。回顾营口历史,早在辽金时期即诞生了王庭筠等书画名家,当代书法家沈延毅,画家刘声雨、王首麟、冯大中等更令营口人倍感自豪;前段时间,才华横溢的营口籍斫琴家陈书甥,令大音希声的古琴在辽水岸畔古韵流香;然而,提到围棋,营口史书并无记载。

“忽闻啄木响花间,隔壁遥怜下子悭。半榻清风人赌月,一枰飞雹客赢山。……”盖州籍清朝诗人于天墀的诗句,描绘的可是百余年前营口人手谈之场景?引用的或为赵匡胤和陈抟老祖华山一弈之传说?

那象征着天方地圆、一年365天的“木野狐”,那让人殚精竭虑的黑白精灵,或许曾在某些营口文人墨客读书之余摩挲过,或许曾在“关外小上海”运货载客的南北客商手中飞落过。抑或哪一位营川雅士,也曾在某个静寂的雨夜,轻吟“闲敲棋子落灯花”,然后,拈起一枚棋子,“啪”地打在一处星位上……

“棋从断处生。”营口围棋发展史,恰似这句围棋棋谚。1946年,江苏苏州人冯正中随父闯荡天下,在上海小学读书期间学会并迷上了围棋。到安徽合肥上中学时,与中国围棋院原院长王汝南是上下届同学,一有时间,众人就展开黑白世界的较量。1975年,冯正中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来到位于我市的省能源研究所工作。不久,他主动找到市体委领导,提出义务办班教围棋。

定居辽河岸畔“孤独求败”的冯正中,就这样为营口围棋投下了开局第一子。

从此,每逢休息日,冯正中就到市少年宫教棋。一共教了10年,培训中小学生500余名。1981年之后,徐卫东、司素琴在省级赛中分获男、女冠军。司素琴后来被选入省体校围棋专业队,1987年退役,任市少年宫围棋教师。

1984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点燃战火。聂卫平在极其不利的局面下连胜日本3名超一流棋手力挽狂澜,一战封神,举国上下掀起围棋热潮。辽滨公园,小树林里,伴着童安格、姜育恒磁性悠扬的流行金曲,来自市电子仪器厂、营口大学、营口盐场、营口润滑油脂厂、市天力电机厂的数十名围棋爱好者,每逢休息日便全天候地围着石桌石椅,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激烈较量。闪展腾挪、连点成线之际,营口围棋悄然“成活”。

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届市围棋协会成立,主席张稼祥,副主席梁文科,秘书长魏伦,市原常务副市长王世贤任名誉主席。1990年之后相继举办的“天力杯”“万都杯”等大型市级围棋赛,吸引了我市6个县(市)区的百余名棋手前来一争高下。那时,张东旭是常胜将军,盖州市、大石桥市棋手表现不俗。2001年始,我市先后举办了三届市级“棋王赛”,李庆志两次称王,赵华获第三届冠军。2004年,“鲅鱼圈区邮电大厦杯”辽宁省围棋段级位赛及个人赛先后在我市举办。营口人以棋会友,热情好客,赢得好评一片。从2004年—2015年,我市每年都成功承办省级围棋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举办大赛的经验。营口围棋的“厚势”逐渐形成,开始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发力——

2016年,第一届“辽河杯”辽河流域城市围棋邀请赛在我市举行,时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为大赛亲笔题词。来自内蒙、吉林、辽宁3省12个城市的围棋好手云集一堂,揭开我市承办国家级围棋赛事的序幕。2018年,“辽河杯”辽河流域城市围棋邀请赛更名为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据第二届市围棋协会主席孙世卓介绍,2016年—2020年,市围棋协会举办、参与、倡导的赛事活动超过50场,包括“辽河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第五届“全国企业家”围棋赛等全国级赛事6场,辽东五市围棋赛等省级赛事两场,与赤峰、通辽、四平、盘锦、鞍山、沈阳、丹东等城市间的围棋文化交流亦往来不断,CCTV5体育频道、《围棋天地》杂志、搜狐体育、腾讯、新浪、网易及央视网、东北新闻网、辽宁卫视新闻网等多家媒体都参与了宣传报道。“辽河杯”赛事品牌及“营口围棋”声名远扬,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5月结束的第三届“三和·辽河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共有来自全国16个省、48个城市的200多名棋手参赛。其中的“神来之手”,是组委会利用比赛间隙,组织领队、参赛人员参观了市雷锋文化博物馆,游览了盖州市北海公园和营口的鸟浪广场、辽河入海口等景点。围棋赛与旅游业,就这样做了一个巧妙的“连接”。

围棋赛事越办越大、越办越多,普及培训青少年围棋工作亦愈发壮大。2006年,我市举办第一届青少年段(级)位赛。此后,每年春秋两届的青少年段(级)位赛,参赛人数逐年递增。到今年4月,17年来,共有8千余名青少年棋手在段(级)位赛中互争雄长。辽水汤汤,千帆竞发。营口围棋,形势大好。

2022年5月,我市荣获中国围棋协会颁发的“全国围棋之乡”称号。同年8月,红旗小学教育集团荣获“全国围棋特色学校”称号。

弘扬国粹亟争先

6月6日上午第三节课,红旗小学教育集团2年11班的学生们走进学校围棋社。自2020年起,该校把围棋课列入校本课程之中,一二年级每班每周都有一节围棋课,使用的是中国围棋协会编著的全国统一教材。讲授下棋技巧的课程多在本班教室上,来到围棋社,意味着将进行一番“真刀真枪”的实战。想到即将展开的黑白大战,很多孩子神色兴奋,跃跃欲试。

打开电脑教学软件,来自市围棋协会的授课教师刘丽萍、李美颐领着孩子们复习了上节课学的“倒扑”后,孩子们就各执黑白,“噼里啪啦”地攻杀起来。李彦美霖同学说,通过下围棋,她学会了“征吃”“扭羊头”“做活”等技巧,懂得了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提高了抗挫折能力。班主任傅琬淇老师告诉记者,学了两年围棋后,感觉孩子们做事特别有韧劲儿,“有一种不到最后不言败的斗志”。1年4班班主任韩炫君老师说,与往届同年级学生相比,感觉学过围棋的孩子发散思维更强,也更爱动脑。另外,班里有的小同学以前上课坐不住,“学了两个多月围棋后,专注力明显改善,比以前稳当多了”。

红旗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朱再喜说,学生学习围棋,有助于提高注意力、观察力、计算力、记忆力及分析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进取心、抗挫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围棋进校园,还能培养文化自信,涵养礼仪习惯,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在红旗小学教育集团开设围棋课,是市围棋协会落实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精神,举办“围棋进校园”活动而投下的有力一子。早在7年前,第一届“辽河杯”辽河流域城市围棋邀请赛的“场外活动”,即是举行我市“围棋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市委市政府及文体新广局、教育局、团市委领导出席,营口理工学院、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市信息技术学校、市农业工程学校、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市卫生学校、市第六中学7家学校为我市“围棋进校园”试点学校。可惜,这一颇具超前意识的举措,因“后续手段不足”等缘故,时至今日,未兴波澜。

黑白世界,启智育德。多年来,我市围棋爱好者一直在为推广、普及围棋运动而努力。前文提到的市青少年宫围棋教师司素琴,在红旗小学举办过多次培训,至今普及培训青少年棋手数千人。2003年“棋王”李庆志成立鹏程围棋学校后,先后到创新小学、启文小学开展普及活动,教过的学生上千人。如今已是职业棋手的栾秋成、高宇,小时候均受过上述二位恩师点拨。2013年营口三为老年大学成立后,冯正中等先后来此义务教老年人下棋。2015年至今,该校围棋老年班一直由陈建伟负责授课,毕业学员超过200人。

近十几年来,我市各县(市)区的围棋培训机构数量逐年增加。据2020年统计,全市共有25家规模性围棋办学机构,每年接受围棋熏陶的青少年超千人。

2020年,经换届选举,薛庆君担任第三届市围棋协会主席。前不久,记者与其做了一番交谈。他说,当前营口围棋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其中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尽快与全市各大中专院校建立联系,培养更多的围棋教师,推动围棋文化在营口的全面普及。

薛庆君介绍,“全国围棋之乡”是一块金字招牌,对提升全民素养、塑造文明形象乃至助推经济发展、城市进步都有引领作用。目前,很多获此称谓的城市都在大力普及围棋文化,以丰厚人文精神、涵养城市气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这位年轻时酷爱围棋、多年闯荡商海后成功上岸、如今仍对围棋痴心一片的协会掌门人坦陈,与这些城市相比,营口围棋的宣传力度、普及规模尚有很大差距。围棋这一融兵家(攻防转换)、法家(定式规则)、道家(自然而为)、儒家(礼仪修养)等诸多智慧文化于一身的国粹,过去属小众文化,现在需“飞入寻常百姓家”。营口围棋除了要进校区,还要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家庭。他说:“作为传播、普及围棋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责无旁贷;感谢市委市政府及市文旅新广局、市体育总会、各级教育部门等相关单位多年来给予的支持;希望全市更多有识之士,都能为弘扬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一份力。”

据悉,市辽河文化产业带开发办公室已把围棋文化元素纳入总体规划,计划在新扩建的辽河公园东段、原市港务局附近,开辟一处围棋广场。

愿更多营口人“纹枰对坐,从容谈兵”(陈毅诗),直面激烈竞争的针锋相对,磨砺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培养目光深远的大局观念,提高“下一步看三步”的预判能力,领悟中华绝技的源远根深,彰显优雅自信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