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好好活着》 68章节选

2023年07月21日

《好好活着》封面

栾世君

1976年8月下乡到复县许屯镇龙门汤大队,1978年7月回城。1988年9月至1992年10月辽宁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学习。曾担任营口市九寨水泥厂党委书记、厂长。在省级文学期刊发表过《最后一支船桨》《青花瓷》《贼行千里》《再次抉择》《追杀》《澡堂子》等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风之摇》《雪雨芳菲》。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她绝望的是杭行不敢反对母亲干涉他们的婚姻家庭的行为,以后也摆脱不了她被杭家抛弃的结局。这是社会固有的深层次问题,不是律师的我所能剖析的。我只说明在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关系压抑下,被告人郝欣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要么奋力抗争。为了爱,她选择了抗争,而她的抗争是无奈的,是势力单薄的。她偏激地采取冒险行为,愿意承担一辈子的痛苦保全这个家庭。被告人郝欣慰为了这个家,她怎么会故意去杀害自己深爱的丈夫?根据警方提供的现场遗留瓦斯煤气罐上标注的储气量,和郝欣慰通过杭行体重计算的呼吸量,郝欣慰把瓦斯煤气罐的放气量调到最低档。我又了解到,杭行身高一米八零,平时爱好体育运动,特别爱打篮球。所以他肺活量大,呼吸量要比普通体质的人大很多。这是导致杭行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被告人郝欣慰不存在故意杀人的主观行为!

王律师的话音刚落,公诉人立刻问:“郝欣慰,你什么时间把瓦斯煤气罐放到杭行卧室的?杭行当时睡没睡着?放在什么位置?”

平平说:“晚上十点多钟。杭行是九点半睡觉的。放在杭行的枕边。”

公诉人问:“杭行卧室门关了?”

平平迟疑一下,说:“我没有关严实,留了十公分大的缝隙。”

公诉人问:“为什么不关严实门?”

平平说:“我怕他有声音听不到。”

公诉人问:“你和孩子睡在哪里?”

平平说:“我把儿子哄睡,放在北卧室床上。我在厅里坐到半夜。三点多钟孩子哭叫,我才醒。我急忙去杭行房间叫他。可他却没醒.......”

公诉人问:“窗户是什么时候开的?”

平平哽咽地说:“我进屋打开的。”

公诉人问:“你打电话叫救护车了吗?”

平平哭诉:“没有,我当时什么都忘了,像做梦一样,非常害怕,抱着孩子开车去我妈家。妈妈领我去投案自首,我哥叫救护车把杭行送到医院抢救。”

公诉人说:“审判长,我的提问结束。被告人郝欣慰的行为存在主观故意,发现被害人杭行唤不醒了,却没有及时送到医院抢救。”

审判长说:“辩护人,你还有什么辩护的?”

王律师说:“审判长,被告人的行为过激,没有预测到最坏的结果,轻信自己的判断,导致悲剧的发生。被告人主观上没有故意!郝欣慰发现杭行没有醒过来,产生恐惧感急于找母亲,这是正常反应,而不是故意不叫救护车。只能是在那种特殊情况下,脑子里已经一片空白。这是人的生理正常反应!”

审判长说:“被告人郝欣慰,关于本案和适用法律,你最后还有什么要向法院陈述的?”

法庭安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平平身上。平平声音缓慢地说:“我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我对不起我的儿子,我对不起亲爱的丈夫杭行,对不起杭行的父母亲,对不起我的妈妈.......”

平平低声啜泣,沉默片刻说:“我出生就没有见到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供我上大学。妈妈是下岗工人,为了生活办过小饭桌、卖过冰棍,又到浴池做搓澡工。杭行的母亲经常去洗浴,我妈妈为她服务,每次来都是我妈妈给她搓澡做足疗。她了解到我妈妈领着女儿和病残的儿子生活,很同情我们家。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年后,她们成为儿女亲家。杭行母亲曾对她亲属说,她见不得给她搓澡摁脚的女人,她的女儿怎么成了她的儿媳妇!为了感化杭行母亲,我同意杭行经常回家陪他母亲,我和孩子孤独地在家,没有一点儿怨言。我安慰自己,我和杭行过日子时间还长着。我和杭行真心地孝敬他的母亲。可是,让我彻底失望的是,他母亲要用钱迫使我离开杭行。我怎么能失去我最爱的人?我怎么能让孩子失去家庭,失去母亲?我是被世俗的偏见逼上犯罪的道路!在卑鄙的世俗面前,亲情和善良打动不了他们冷酷的心!我一个底层家庭的女儿,就不能迈进所谓高贵家庭的门槛,不能得到真挚的爱情!我想留住杭行在我身边,我想和我爱的人朝夕相伴!我不择手段,亲自害死了我最心爱的人!我......我罪不可恕!我不求法律的宽恕,愿意以死去追赶走在黄泉路上的爱人.......我的妈妈,女儿对不起您,您一定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