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7日
茶码古道 中国茶道绘画艺术创始人 李明志 绘
洋桶 程同德 制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武春河 书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胡崇炜 书
瑶兔长春 季益顺 制 无尽之柱 华健 制
牛壶 曹亚麟 制 古风 吴鸣 制
孙子兵法 谢强 制 如意 吕俊杰 制
本报记者 孙文茹
由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营口市文旅广电局等单位主办,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营口市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承办的“茶码古道”紫砂茶器精品公益展本月9日—11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届时将举行“营茶杯”宜兴紫砂作品创作大赛颁奖仪式,更有130余件国家级大师、江苏省省级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及金奖作品获得者的紫砂精品亮相我市。
宜兴紫砂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近代以来,曾在一系列国际博览会上屡获殊荣,1910年荣获南洋陶业劝业会金奖,1926年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特别奖,1930年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银质奖。新中国成立后,宜兴紫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958年,国营宜兴合新陶瓷厂和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办公,更名为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1979年和1983年,该厂陶艺大师制作的“方圆牌”高级紫砂茶具和“方圆”牌紫砂陶器分别荣获国家金质奖和银质奖;1984年,紫砂百寿瓶、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2011年,该厂荣获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荣誉称号;2014年,该厂的“方圆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如今,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共有紫砂技艺人员900多名,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2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7名,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及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56名,产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艺术的殿堂 人才的摇篮”。
1861年,营口成为东北地区最先开埠的港口城市后,商旅往来,港通天下。东北的豆饼、药材、生丝从营口输往南方各省,白糖、纸张、茶叶经营口输入东北各地,形成了营口辽河码头独有的茶叶贸易商道。南方的茶叶通过“茶码”古道,进入营口的茶肆、戏院、街头,商号买办、政府官员、文人墨客争相品新茗、汲清泉、试香茶,营口的茶文化开始萌芽和沉淀。清朝光绪末年,营口辽河码头成为东北的茶叶集散地,逐渐形成了独具东北特色的茶文化。
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营茶1861非遗传承人李成介绍说,如今,营口正以辽河文化产业带发展为窗口,走出一条全新、生态、高质量的营口产业发展之路。本次活动以“爱溢辽河 营润世界”为主题,从工艺美术的角度,跨界助力营口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展现紫砂的艺术精髓和时代风采,以文化传播引领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