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
周明扬
有些同学喜欢用画笔和颜料描绘世界;有些同学喜欢手工制作;有些同学喜欢跳舞……而我喜欢的却与众不同——做菜。我之所以喜欢做菜,是因为妈妈做的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肘子。在我大快朵颐的时候,妈妈给我讲了“东坡肘子”的由来。当时我就有了要学厨艺的念头。
但我学厨艺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记得第一次炒菜时,菜板上的西红柿仿佛和我作对似的,菜刀一碰到它,它就像皮球一样在菜板上滚来滚去,就是不肯让我把它切开。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菜炒熟时,却发现菜上有不少黑点儿,而且炒熟的西红柿还干巴巴的,一点儿也不好吃。妈妈却说我炒的菜很好吃。我知道,这是妈妈善意的谎言。
第二次炒菜,我吸取了第一次炒菜的教训,把炒菜的时间缩短了一些,但是盐却放多了,菜太咸了。第三次炒菜,我把油放多了,菜太油腻了……但我并没有因为这点儿挫折而放弃。终于,我炒了一盘让全家人都赞不绝口的菜。后来,我不再局限于做拌海蜇、炖大头宝这些家常菜,我开始学做香煎鲅鱼、苹果咖喱鸡……味道还很不错。虽然我不能像苏轼那样把做好的“东坡肉”分给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但我能把我做的菜送给邻居们吃,尤其是二楼爱吃汉堡的小弟弟。我要让他明白,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远比洋快餐营养均衡。我送出的菜受到好评,邻居们给我起了“小厨神”这个绰号。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好奇庖丁为何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庖丁释刀对曰:“……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的话让我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长期实践,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因此,我要反复实践、不断探索,练就精湛的厨艺,传承并发扬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
营口市站前区青年小学六年九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