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扑 散文作品

“著名”少年韩不动

2024年01月02日

儿子曾跟我说:“爸,你真行!我用了十几年来适应你给我取的这个名字。”

是的,儿子口中的“这个名字”,正是我给他取的“韩不动”。

我们家取名字有个传统:上一辈儿是俩字名,下一辈儿就是单字名,比如我爸叫韩庆丰,我叫韩强,所以我儿子就得用俩字名。

之前给我取名的时候,我爸、妈初次“操盘”,毫无主张。我爸决定发动群众,广泛征求意见,除了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甚至街坊邻居、单位同事、胡同口的大爷都给出了方案。各种名字我爸记了好几页稿纸,回来开了个家庭会议。

叫韩冰吧,这名字多有诗意;叫韩开,纪念我是剖腹产生的;叫韩大伟;叫韩建国;叫韩庚……

但是,会上意见没有达成一致,因为其中没有一个名字是他们真正相中的!这就尴尬了。

会开不下去了,头脑风暴也刮不起来了。关键时刻我妈一锤定音:就叫韩强吧,简单、响亮、好记,还不容易重名。

大家马上同意,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那几页稿纸很快就不知道哪儿去了。

后来,我在兴趣班遇到了一个又黑又胖的女生叫韩强。我俩当时面面相觑,各自低下了头,谁也没吱声。再后来碰见更可气、更尴尬的事儿:初中一个同学叫韩战强,高中一个同学叫韩胜强。刚有互联网时,我发现在网上有个叫韩强的山东小伙儿卖化肥……后来写文章取笔名,我考虑再三用了一个绝对不会跟别人一样的名字。

多年以后,我结婚生子,轮到我给孩子取名了。

“临危”不能乱,我翻遍《辞海》《四书》《五经》《资治通鉴》《世界名人辞典》和《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后看到《孙子兵法·军争》里的一句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好多人都从这句话里取过名字,人气都快赶上那句“春江潮水连海平”了。小时候我背的《西江月·井冈山》里也有一句著名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我觉得这词句深谙兵法要义。于是我决定儿子的名字就叫“韩不动”。

多少有点儿出乎我意料的是,家里人非常支持,上户口也出奇顺利,没人质疑过这个名字。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连产房的护士和幼儿园的阿姨都说:这个名字有特点,一下子就记住了!

唯一反对这个名字的人,是韩不动。

韩不动说:“他们给我取外号,叫我喊不动!”

我笑笑说:“这样的人没素质,咱不搭理他们!”

韩不动说:“这个名字,同学都说看不懂啥意思。”

我耐心地解读了一番:“这个名字里有多重文化内涵,他们长大了就懂了。”

韩不动向我抱怨:“行了,爸,我现在是我们学校“著名”的小孩儿了!连校长都知道我叫啥名了,咋整?”

我打断他:“这个名字的价值恰在这里,你有没有发现,一大堆的名字里,你的名字能够一下子跳出来,网络时代,这就叫特质,拥有标签价值。别人那些名字一眼就能看出是花钱取的,跟你的名字没法比。”

韩不动说:“我这人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总被别人念叨着,我不想脱颖而出,我只想安安静静、普普通通的,但是我的名字让我很苦恼,也很无奈。”

我说:“儿子,爸爸完全理解你,支持你的选择,如果你想换个名字,定好了,爸爸就带你去公安局办改名手续。”

韩不动说:“好嘞!我们班的张梓轩,因为重名非常烦恼,前段时间到底改名叫张大伟了,响亮、好记,还没有重名的,多好!”

我说:“那你叫建国怎么样?”

韩不动说:“那不是跟建国医院重名了吗?我想叫金龙。”

我说:“那不又跟食用油重名了吗?”

“也是……”

过了很久,儿子没有再来找我唠改名字的事儿,有一天,儿子主动来找我唠别的:“爸,你看,这个叫韩强的山东大老板开直播卖化肥呢,语速还贼快,可好玩儿了,跟你重名啊,哈哈!”

我说:“可不是吗,这么巧,哈哈!”

这一次我们爷儿俩像兄弟一样唠了很久。儿子说:“爸,你真行!我用了十几年来适应你给我取的这个名字。但是适应了呢,就不想改了,我倒觉得这个名字也挺好的。谢谢你!”

可还是会有一些人说:你呀,老是给孩子们取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多不好!

我想了想,还真是。

想当年,一个朋友听说我们家孩子的名字是我取的,就来找我:“韩老师,你帮我家女儿取个名字呗,我老公姓姚,孩子的名字要有特点而且不容易被别人起谐音外号的。你知道,他这个姓氏容易被人起外号!”

我正色回应:“用别人的姓氏起外号是愚昧低俗的表现!不过话说回来,取名这事儿交给我了,我保证完成任务。”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引经据典,把成语词典都翻烂了。我交作业,二选一:一诺,寓意一诺千金,因为是女孩子嘛;雨琪,也可以用淇、奇、琦,取的寓意是“山色空蒙雨亦奇”,孩子将来一定貌比西施。

不料人家不满意:太普通了,没躲开起外号的谐音梗,而且跟明星张雨绮重名……

最气人的是他们请了一个神人,花钱给孩子买了一个名字:婷馨。

姚婷馨,这个名字寓意好,笔画多,显得有文化,而且怎么端详也没有谐音啊!

好在,这件事之后不久,机会又来了:一个同事托我给她一个亲戚的孩子取名,姓陈,男孩儿,在家族里属“思”字辈儿,他们想了很多名字都不满意。

家族?这让我隐隐嗅到了一丝豪门的味道,于是试探:“这个组合好取啊,思忱、思宇、思鸣、思睿、思诚……这不都挺好的吗?”

反馈很快回来了:这些名字,家谱上都有人用过了,我们可是大家族。

要与众不同的!这套路跟我合拍,我非常兴奋。还是那句话:“就看我的了,保证完成任务!”

捋了大半天,我给出一个选项:陈思在。

理由是,这个绝不会重名,我查了,有叫思在的,但那个人不姓陈。而且寓意足够深刻,“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名言。

陈府的反馈还没有回来,小舅子先到了,他说,苗家要给自己的长孙取名,这可是大事儿!席间,小舅子说,你给取啥是啥,完全相信姐夫。

小舅子说,孩子妈妈就一个要求,鼓励孩子多看书,别像他们两口子似的。

这个名字,必须得给取好了,自己家孩子,取不好了将来落一辈子埋怨。思来想去,晓诗、瑞书、思文寓意都不错,就是比较像女孩子的名字,男孩子还是从虚词、数字这些元素着手,名字里能够带一点儿书香门第的天生贵气,又不显得呆板。

苗韦三,这个名字是从《史记·孔子世家》里选来的,孔子晚年喜读《易经》,勤奋至极,翻阅竹简时竟翻断了三次,后来有个成语“韦编三绝”。

小舅子电话打过来了:“姐夫,我现在在给孩子上户口呢,他们把我包围了,问我给儿子取这个名字花了多少钱,怎么联系,我咋说呀?”

“你就说,给取名的是自己家的人,外人恕不接待!”

其实呢,并不是我取的这些名字有多好,而是因为现在的父母都明白名字的重要价值,寥寥的几个字,里边包含的信息量越大越好,还得从众多名字里脱颖而出……在这些要求面前,那些传统的甚至舶来的取名法,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王、张、刘、李、陈、杨、黄、周、吴、赵这十个人口多的姓氏,最怕的就是重名。“没有办法了,韩老师,只能求你了,我们家老二的名字取不出来了,花钱取的名字也不理想,我和我老公也没法达成一致……所以,就看你的啦!”同事家生了老二,老大是姐姐,叫李佳瑜,对老二取名字这件事儿,一家三口还都有自己的要求。

爸爸说:最好是跟我的事业——也就是跟音乐有关。

妈妈说:要吉利,而且名字里要有佳,因为姐姐的名字里有这个字。

姐姐说:要能看出来是我的弟弟。

至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有要求,这就让我感觉很难搞了。没办法了,我在书房里困了两天,体检都没及时去,最后在一本大词典里找到一个“谛”字。

爸爸说:跟听觉有关,也就是跟音乐有关呗,我儿子应该有这个天赋。

妈妈说:这个好像是《西游记》里一个神兽的名字,我喜欢!

姐姐说:明白了,李佳瑜的弟弟,所以叫李佳谛,就定这个吧,不换了。

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全票通过。原来,这个家里说话算的是姐姐。

听说我要给老二取名,一个朋友家开了家庭会议,直接废除了老大的原名,觉得太老气横秋了。朋友借我给老二取名的机会,让我把老大的名字也给取好!

朋友姓齐,他的两个孩子是“兴”字辈儿。为了不显得名字太土豪、太老气,朋友把词典都翻烂了,但取的兴国、兴家、兴业、兴伟这些名字怎么看都像爷爷辈儿的。

这次取名倒很顺利,因为他们要求的其实并不难为人。在男孩儿的名字里加上抽象概念,结合比较传统的“兴”字,效果会点铁成金:哥哥叫齐兴维、弟弟叫齐兴时。

哥哥占的是空间,弟弟占的是时间,两个名字既有关联,又不相冲突,相得益彰,在不同的维度各擅胜场。

朋友一家对这两个名字喜欢得不得了,为了感谢我,特地给我邮了两箱他们当地特产的苹果。

我正在忙着给大家分苹果时,传来消息:小舅子家也有了老二,是个女孩儿。哥哥苗韦三一边在书店看书,一边托奶奶带话儿:还是请二姑父给取名字吧,最好妹妹的名字是跟我有点儿关联的,而且要有点儿纪念意义的,还要带点儿诗意的。

最开始我一筹莫展,说老实话,名人的典故不少,但是用在女孩儿身上,还要跟爱读书的典故有点儿关联的,这么多角度,不好聚焦啊。

憋了半宿,吃着苹果,我突然开窍儿了,这不就是哥哥在跟我打哑谜吗?人家已经暗示了这个名字的取法,离标准答案其实不远了。

有点儿诗意的,《阳关三叠》有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先取其“三”,与哥哥名字里的“三”组合,三三得“九”。妹妹出生在2019年的春天,于是再取春雨之“浥”,就叫苗浥九。

于是哥哥妹妹的名字放在一起,一下子就有感觉了,哥哥喜欢了,一家人当然都喜欢了。

不过,韩不动也提出了他的意见:名字里最好不要带复杂、晦涩的书面语,容易给人一种假斯文的感觉。

我说:人家很喜欢啊,为了表示谢意,还要请我撸串儿呢。

话虽如此,朋友小陶来求我给他的女儿取名字的时候,我还是尊重了儿子的意见。小陶是个搞美术的,希望孩子将来成为大画家,但名字千万不要过于绵软、甜腻。

小陶媳妇的要求是女儿的名字要跟父母的名字都关联上,要能见证父母的爱情。

两口子用情如此,我还能说啥,必须得玉成啊。

这次,我专门去方城沈阳路的美术书店,翻了很多画册,终于找到灵感:陶有鱼。

陶器上有了鱼形的图案,标志着人类开始彰显、欣赏、留存、分享自己的艺术思维,这也算是最早的文创吧。而且《庄子·逍遥游》里有“北冥有鱼”,历史典故里说“食有鱼”……最重要的是,爸爸名字里带“育”,妈妈名字里带“雨”,女儿名字里带“鱼”。我问儿子,发现这里的关联没有?

韩不动也觉得很好,关键是这名字简单而且有深意:“希望这个“有鱼”也能像我一样,将来成为一个“著名”小孩儿。”

我听出来了,他这个话里头有好几个意思。

(原刊于《辽河》202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