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5日
(上接2版)主要指标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2倍以上。
推动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打造“智慧电网”,推动虎官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落地开工、10项电网基建工程竣工投产。布局建设5G基站、区块链等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数据网。落实亚投行贷款,推进实施陆港枢纽重点产业园区协同发展项目。加快鲅鱼圈疏港高速工程进度,推进熊岳高速服务区扩容升级改造。持续加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积极融入东北海陆大通道,提升集疏运能力,为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夯实基础。
(五)坚定不移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支撑保障,着力补齐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发展短板
提升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人口教育素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第十一中学新校区搬迁,推动高中教育扩优提质,实现各类教师队伍量质齐升。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持营口理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赋能地方产业发展。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加强青少年体育和心理健康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布局,增强全民健康保障能力。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落实落细生育支持政策,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做好“一老一幼”工作,加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医养结合机构、安宁疗护病区服务能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培育“银发经济”,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85%;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和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积极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
多层次汇聚高端人才。制定精准、便利、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体系,常态化落实“营口英才计划”“高校优才选招计划”,吸引更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产业链人才。全年柔性引进创新团队50个、博士团队20个,新增来营就业大学生1万人。实施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服务优化工程,搭建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直通车”,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打造人才高地。
(六)坚定不移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着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发展动能
大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细化落实“五个工程”,全年市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0%。对接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聚焦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加强合作、引进投资,推进160个央地合作项目。加快科技创新改革,创新平台、项目、人才、资金等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推进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分配,强化重大任务财力保障。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制度性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落实涉企业、涉信访、涉超期案件专项监督三年行动,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打造稳定、透明、规范的法治环境。健全失信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制度,从严整治失信行为。实施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扎实开展营商环境“万件清理”监督行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大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着力建设全省民营经济标杆城市,深入实施《营口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组织“营口民营企业家日”“辽商营口行”等系列活动,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大气候”。实施惠企助企政策措施,强化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培育,全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户、“小升规”90户。坚决破除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壁垒,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优化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
(七)坚定不移做实城市品质精细文章,着力拓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发展空间
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围绕“两核两带”框架体系,启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继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提升供气、供热、供电、供水等城市生命线系统韧性水平,改造老旧管网100公里、老旧小区37个。建设维修改造普通干线公路70公里,实施城区北向出入口维修改造,优化城市路网体系。
持续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实施《营口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营口市城市市政设施管理办法》,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认真实施《营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巩固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体系,提升环卫精细化作业水平,常态化开展城市“八乱”整治,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到更多变化,生活更加舒适。
持续抓好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继续实施大辽河城市段东段整治工程,推进滨河街(盼盼路北至联盟路)道路及配套管网、防洪提升、城市绿道等工程建设,新建辽河滨河体育公园。深挖辽河文化内涵,支持老港区历史建筑及旧厂房更新改造利用等项目建设,推进营口火车站及周边改造开发,以市场化方式导入数字商务、文创、旅游等产业,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八)坚定不移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着力厚实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发展底色
抓好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时监督信息系统。继续推进渤海(营口段)综合治理,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进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创建绿色矿山1家。深化18万公顷集体林权改革,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打造高效经营模式,完成国土绿化植树50万株、营造林6000亩,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加快冬季清洁取暖试点项目建设;实施入海河流水质改善行动,强化海水养殖环境监测监管;加强主要河流综合管控,高质量完成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试点建设收官;推进老边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强化土壤源头防控,确保农用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抓好绿色低碳转型。持续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推动工业、交通、城建等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尽快实施新能源公交车替代,推动充电桩合理布局和有序建设。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全年打造5家绿色工厂。鼓励发电企业、用能单位参与绿电消费,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
(九)坚定不移秉承增进民生福祉价值主线,着力共享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发展成果
扩大就业规模。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落实落细就业促进政策,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行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强基提质工程,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
强化社会保障。继续办好5大类16件民生实事。落实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医保、优抚对象保障标准提标政策,进一步缩小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持续优化异地就医政策,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以市中心医院、营口市人民医院、大石桥中心医院为载体的区域医疗中心。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实施职业病防治项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能力建设,更好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开展公益惠民演出以及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惠民文化活动,全面提升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十)坚定不移强化和谐稳定第一责任,着力守住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发展底线
坚决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统筹推进保交楼、去库存及盘活烂尾楼、闲置楼宇等工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坚决遏增量、化存量,严格控制超财力上项目、铺“新摊子”,健全债务风险监测处置机制,保障基层“三保”支出,着力整改重点县(市)区债务问题。巩固营口银行“好银行”建设成果,稳妥推进农信机构改革,持续提高清收挽损成效,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严守金融风险底线,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巩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成果,有效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深入开展“清患固安”专项行动,全面预防和减少公共安全事故。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坚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持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形成“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格局。探索建立“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把更多的警力布在社会面、沉到村社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营口”。继续深化“八五”普法,推动法律服务进农村、进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长效,推进“12345+网格”实现基层社区(村)全面覆盖,继续开展信访问题“万件化访”行动,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做好国防动员、人防、海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及退役军人事务、审计、气象地震、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着力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我们要提高站位、忠诚为政。全市政府系统要着力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永葆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在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强起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坚持把一切工作放在政治天平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们要锤炼本领、以学强政。全市政府系统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针对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强化学习培训,着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使决策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善抓主要矛盾,突破瓶颈制约,努力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我们要牢记宗旨、为民执政。全市政府系统要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初心使命、恪守人民情怀,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群众怨什么、我们就改什么,群众盼什么、我们就补什么,下功夫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高政府服务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让市民笑脸成为城市的最美风景。
我们要秉公用权、依法行政。全市政府系统要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确保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严格执行到位。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支持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舆论监督。深化“双政协商”“府院联动”,推进涉诉案件执行,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我们要担当作为、实干勤政。全市政府系统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多做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工作,不搞短期行为,不做表面文章,一天接着一天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办。习惯过紧日子,集中力量办大事,市本级压减一般性支出10%以上。保持攻坚克难勇气,确保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攻得下,不达目标不罢休。
我们要严守底线、廉洁从政。全市政府系统要牢记公权姓公,切忌改公为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切实管好关键人、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全市政府系统干部要带头严于律己,恪守职业道德,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干净干事,清白做人,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真正实现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大道如砥,行者无疆。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营口新篇章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