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打好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三地四市”建设、提升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经验,推动营口高质量发展,中共营口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2024年春季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赴苏州市、无锡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异地教学。
学习考察中,学员们通过亲见、亲历、亲闻,深刻感受到“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和“全国大中城市人均GDP第一—无锡”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新成效。通过对比营口市与苏州市、无锡市区位优势、产业结构、资源禀赋、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结合各自具体工作领域,撰写数十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本报精选8篇予以刊发。
培育壮大文旅消费市场
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委党校近期组织2024年春季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前往苏州、无锡等实地研学。通过学习,我对苏州市持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进行了初浅思考,并尝试性提出营口培育壮大文旅消费市场、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苏州市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主要经验
(一)高站位做好顶层设计。苏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苏州市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行动方案》《关于加快苏州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培育壮大文旅消费市场锚定了航向、提供了遵循。
(二)高品质打造有效供给。苏州市在倾心打造“姑苏八点半”夜间经济品牌、“姑苏城外”乡村旅游品牌、“文化旅游消费月”政策惠民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图书馆、博物馆、旅游景区等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的文旅融合消费项目,开发具有苏州特色的个性化、时尚化文创产品,拙政园、留园等江南园林组团,山塘街、平江路等历史街区组团,周庄、同里等水乡古镇组团,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爆款文旅消费“IP”和网红打卡地。
(三)高效率提升便捷程度。苏州市在“硬件”上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鼓励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加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积极培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消费新业态;在“软件”上做强“苏州旅游总入口”,用好用活“苏州文化和旅游消费大数据平台”,持续推出文旅消费惠民举措,进一步提升多场景文旅消费便捷程度。
二、基于“SWOT”分析的营口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培育现状
(一)S(strengths):文旅消费市场培育的优势。一方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营口市文化和旅游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实施辽河文化产业带建设,为文旅消费市场的培育壮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另一方面,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潜力的实施方案》《营口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为文旅消费市场的培育壮大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制度保障。
(二)W(weaknesses):文旅消费市场培育的劣势。一方面,文旅消费场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旅游景区承载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文旅消费供需矛盾突出,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步伐还需加快。
(三)O(opportunities):文旅消费市场培育的机会。一方面,“金牛山文化”“河海文化”“雷锋文化”“母爱文化”等营口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辽宁·营口望儿山母爱文化节、营口·鲅鱼圈国际马拉松赛、“辽河之夏”文化艺术季等文体品牌广为人知,具备激发文旅消费潜能的现实土壤。另一方面,营口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林、泉、寺交相辉映,滨海旅游、冰雪运动、温泉养生、观鸟休闲等旅游业态竞相发展,是东北地区重点旅游集散城市和区域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具备激发文旅消费潜能的优渥条件。
(四)T(threats):文旅消费市场培育的威胁。一方面,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省内目前已呈现出“一超(大连)多强(锦州、丹东、营口等)”格局。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爆红的个别案例,进一步加剧了各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通过互联网“出圈”的激烈竞争,追求流量、变现流量成为文旅消费市场的重要基调,文旅消费市场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
三、培育壮大文旅消费市场、扎实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初浅思考
(一)强基:在夯实文旅消费基础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文旅消费场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标识牌、旅游公厕等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升级改造和功能完善,以“互联网+文旅”强化智慧文旅消费功能,进一步提升各类文旅消费场景的承载力和便捷度。二是深化研究阐释,加大对“金牛山文化”“河海文化”“雷锋文化”“母爱文化”等营口地域文化的研究阐释,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入融合。三是壮大市场主体,用好用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既要引导推动龙头文旅企业发展,也要鼓励扶持中小微文旅企业发展,推动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竞相发展”的格局。
(二)固本:在丰富文旅消费供给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精准发力扬优势,做精做细做强滨海旅游、温泉旅游等营口传统文旅消费优势场景,进一步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文旅服务质量,有效发挥滨海休闲游、温泉康养游等文旅“IP”的牵引示范作用。二是因地制宜锻长板,大力促进假日和夜间文旅消费,创新夜游、夜娱、夜秀、夜市、夜购等多元文旅消费业态,培育以辽河老街、辽河不夜城、蟠龙山美食街等为主体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更多常态化、品质化、特色化消费场景。三是多措并举创业态,加强新业态文旅消费产品的开发供给,深度开发体现营口特色、展现营口形象、彰显营口韵味的系列文创产品,引导推动乡村游、自驾游、露营游、研学游等文旅消费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三)培元:在激发文旅消费潜能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大力气“内培”,常态化开展“辽河之春”“辽河之夏”“辽宁·营口望儿山母爱文化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培养营口市民在本域进行文旅消费的习惯。二是针对性“外引”,深化“引客入营”工程,加强宣传推广营销,深耕细作东三省及内蒙古等传统客源地,巩固拓展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近域客源地,积极探索上海、武汉、郑州等航班高铁通达城市客源地,扩宽文旅消费者来源渠道。三是广泛性“普惠”,继续实施“营口人游营口”文旅消费惠民政策,鼓励文旅市场主体在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对外域来营游客给予优惠补贴,定期举办文旅惠民优惠活动,提高游客文旅消费水平。
(四)守正:在塑造文旅消费环境上下功夫、求实效。一是规范市场监管,完善文化和旅游综合监管机制,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监管协作,强化对文化娱乐和旅游设施的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引导行业自律规范发展,大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文旅消费环境。二是保障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积极稳妥处置消费者权益受损所引发的网络舆情,全面提升营口文旅消费服务的舒适度、满意度和获得感、幸福感。三是营造社会氛围,积极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服务理念,组织推动营口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文旅消费环境建设中来,切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塑造优秀的文旅消费环境贡献力量。
市委党校2024春季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 郭文辉
加快推进营口“文体旅”融合发展
高质量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
近日,市委党校组织2024年春季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赴苏州市、无锡市开展异地教学。通过一周的学习考察,我们深深感到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对于我市加快推进营口“文体旅”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彰显优质文旅资源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是著名的江南水乡。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现有108座园林列入苏州园林名录。拙政园、沧浪亭等9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现存古典园林和大运河苏州段两项世界文化遗产,昆曲、古琴、缂丝等 6 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苏州文化产业门类完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较强。
二、苏州“文体旅”融合发展值得借鉴之处
一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知名风景旅游城市,旅游业是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苏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传播江南文化、赋能美好生活、展示城市形象,构建苏州旅游业新发展格局,让“诗”和“远方”在苏州交相辉映,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是坚持整体保护的理念。“食四时之鲜、居园林之秀、听昆曲之雅、用苏工之美”。苏州鲜明的江南文化特质,是最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旅游文化符号。苏州在发展旅游产业同时,注重呵护苏州的古街古巷、古村古桥、古风古韵,使得游客来到这里能够品味到传承千年的“老苏州”,仍然可以感受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
三是坚持强化顶层设计。苏州制定出台《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强市。已经建成国家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8家。高标准推进全域旅游建设,成功入选首批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吴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四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苏州积极叫响“四季苏州、最是江南”旅游品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丰富拓展博物馆游、小剧场游、园林夜游、古城古镇游、非遗消费游、工业旅游、乡村游、水上游、红色旅游、体育休闲游、康养旅游等特色文旅消费业态,满足不同群体多元需求。
三、加快推进营口“文体旅”融合发展,高质量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建议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赋能营口高质量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自觉贯彻落实到高质量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梳理我市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山海河,林泉街”特色旅游资源,做足做好精深化文章等。要坚持系统谋划,不断优化文体旅融合顶层设计,聚焦供需协同,着力丰富文体旅融合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加强区域内外合作,加快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一体化进程,因地制宜,打造营口文体旅知名IP,不断提升品牌传播力。
二是高站位充分挖掘营口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营口地区历史悠久,距今28万年前的金牛山史前遗址是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最早的古遗址之一。春秋战国属燕国领地,秦属辽东郡,汉代是东北唯一盐铁重镇,西汉时期,曾设平郭、安市两县,三国时期称辽口,晋代称历林口,明朝盖州卫之梁房口关,明清时期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为辽南经济文化中心。营口是中国近代史上东北首个对外开埠的口岸,历经了条约开埠、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近代史重大事件。我市要不断挖掘营口厚重的文化底蕴,适应旅游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升级,打造特色项目,提升消费品质,为游客带来更多新鲜和惊喜。
三是高起点培育和发展文体旅新质生产力,赋能文体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要借助新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将文体旅传统产品和服务全面纳入数字文旅新业态,催生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文旅元宇宙、数字艺术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比如沉浸式游乐项目、VR体验项目、全息影音项目、文物数字孪生、裸眼3D等,给游客带来极致的沉浸式体验。要学习借鉴一些新玩法、新场景、新现象、新业态,如“特种兵打卡式旅游”、“盖章式旅游”、演唱会旅游、“博物馆热”、“寺庙热”、“进淄赶烤”,“贵州榕江村超、村BA”、“国风国潮沉浸穿越”等,以激发消费新活力。
四是高标准打造展示营口历史文化遗产的时空长廊。大辽河沿岸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老建筑和遗迹旧址就有英商亚细亚的火油公司油厂、河北美孚石油公司、满铁码头、东海关、太古公司、三井洋行、西大庙、旧钞关、海口检疫医院等等。要科学规划沿岸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红色遗址保护开发利用,通过建设各类历史文化展馆,综合运用雕像、浮雕、碑刻等艺术形式,把大辽河沿岸打造成展示营口历史和河海文化演进的时空长廊。
五是高质量建设纪念馆、展览馆、展示馆。选址新建或改造营口市博物馆,以便充分展示金牛山遗址人类和哺乳动物化石及青铜器、陶器、钱币、书画、火花、皮影、度量衡类、织绣类等十四类,5098件/套的珍贵文物,以及营口100多项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伪满银行旧址、太古码头旧址、河北铁路职工宿舍(石头房)旧址、辽河渡口码头、三井洋行、营口公会堂等遗迹旧址,规划建立营口党史纪念馆、营口工人运动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树立辽沈战役(营口)解放纪念碑。在适当地点修建沈延毅纪念馆、袁阔成艺术馆,重新设计维修王充闾文学馆,以激发新时代的文化追求,形成文化震撼力、旅游吸引力、产业集聚力,进而增强营口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六是高效率推进营口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阐释工作。目前,我市仍缺乏有组织、有系统、有深度的历史文化研究,存在老建筑、名人史迹、历史事件、老照片、文字资料、老字号、传统手工技能等方面系统梳理不够、文化遗存价值挖掘不深、文化体验淡薄等短板。应加大对历史文化研究的引导和投入,加强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为高标准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奠定文化基石。
七是要促进文旅体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要积极争办重大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大力支持民间团体、行业协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发挥体育赛事的牵引带动作用。
市委党校2024春季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 王继鹏
关于盖州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4月21日至26日,我参加了营口市委党校组织的2024年春季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赴苏州、无锡异地学习考察,收获颇丰,受益匪浅,结合此次学习考察及分管的文旅工作梳理几点启示。
一、科学规划,在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中,努力建设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苏州城市规划展示馆恢弘大气,科学严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围绕“老苏州”和“新苏州”科学规划,既有力保护了“老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所有文物古迹,又为“新苏州”经济社会发展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这些都得益于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由此想到,如果要提高区域文旅影响力,首先必须要科学规划,定位准确,措施明确,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2023年,盖州市在征求多方意见基础上,推动制订《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旨在全市上下积极打造环渤海旅游目的地进程中,积极嵌入盖州元素。围绕盖州独特的“山、海、林、泉、城”旅游资源,全方位融入营口地区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规划,努力打造出盖州特色,规划设计好盖州文旅行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方面加大政府类文旅项目投资,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当中来。坚持高目标引领,科学规划设计,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打造盖州文旅产业新局面,努力建设高品质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保护开发,在做足做优做强特色文旅中,持续擦亮历史文化“金字招牌”
苏州市姑苏区是全国首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保护区内的昆曲、评弹、园林和苏绣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说明苏州在古城保护开发和文化旅游方面保护得好、发展得更好。盖州市有着四千年人类活动史和两千年建城史,汉代就是辽东重镇。清代中叶,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 “名闻八闽、声达三江”。城中至今仍保留有(明)玄真观——上帝庙、(明)钟鼓楼及城墙、崇教寺、“三江会馆”、福建会馆等文物和遗迹。这些都是盖州悠久通商历史和深厚通商文化基因的见证,更是发展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况且这些文物古迹都集中在古城2公里范围内。如果依托这些古迹和钟鼓楼周围的明清老建筑及城墙,建设明清一条街,融入盖州皮影、剪纸、风筝、高跷等非遗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借助现代文旅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街区,完全可以媲美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也可以依托盖州文化名人地位,打造文化景点,如建设沈延毅书法公园,这样既能让书法艺术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又能提高“书法之乡”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近年来,盖州也坚持对古城实施了保护性开发,逐项梳理历史遗留问题,协调推进上述文物修缮改造工作,正在加快盘活文物资源,逐步做好“城”文章,做足做优做强营口地区特色文旅,擦亮历史文化特色“金字招牌”。
三、主动作为,在引导和壮大文旅产业发展中,助推文旅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互补
到过苏州的人都想去看看“老苏州”,除了江南园林之外,想着在夜幕下泛舟,去看看内城河清澈见底的水草、嬉戏穿梭的鱼儿,去看看华灯初上的枫桥。更想去看看“新苏州”,去看看鲜花盛开的人民桥、平门桥街景,去看看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的苏州工业园区。苏州这种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已经实现了高质量互补,正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当前,盖州沟域经济多点齐放,乡村旅游逐渐成熟,已经在生态营口的绿色品牌中呈现一定的新形象。新农业、新文旅、新生活、原生态逐步展现。未来在乡村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的过程中,绿水青山一定会成为广大农民的“幸福靠山”。下一步,盖州将围绕现有存量产业,摸清底数,树立方向,明确重点,有的放矢,一抓到底。文旅经济带动第三产业链快速发展,提升投资信心,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地区投资影响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当地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精心谋划,在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中,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如果说苏州文旅产业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到运营推介,已经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那么无锡滨湖区拈花湾景区则是依托太湖旁边原有的灵山文化景区,从无到有,全新打造出来的一个年游客逾300万人次的具有现代创意的文旅小镇,2021年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对拓展我们文旅人的思路视野,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推动原有景区升级再造,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借力而上,围绕国内外文旅行业和自媒体发展趋势,借助各大旅游平台,积极扶持区域内文旅产业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改变“散小差”“知名度不高”和“单打独斗”的现况,通过各类宣传媒介、科技附能和网红效应,推动文旅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在设计和培育精品旅游线路中,做精特色线路,提升文旅服务业品质内涵。围绕盖州地域特色,融入营口地区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的大文旅之中,整合文旅资源,提高服务品质,加强与周边县区文旅合作。制订配套措施,务实举措,打基础,抓提升,确保让游客乘兴而来,玩得开心,高兴而去,提高游客旅游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以人为本,在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责任过程中,营造良性互动的文旅氛围
围绕加大文旅企业安全监督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尤其是小长假和旅游旺季期间,要推动相关责任单位和部门,对景区设施、景区道路等关键环节,常抓常管。所有景区均要狠抓预案设计、执行等责任落实。抓好抽查,督促责任单位和主管部门履职到位,责任到岗到人,确保营造安全经营意识,特别是要防止在景区和大型活动中出现超负荷运营现象发生。文旅行业涉及人多面广,责任大如天,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时时刻刻心系百姓安危,必须以人为本,杜绝和严防出现任何安全风险事故。
总之,通过考察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苏州、无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我将把此次学习考察的学、思、践、悟成果同营口市“三地四市”目标定位相结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为营口地区打造“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作出盖州应有的贡献。
市委党校2024春季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 陈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