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作家看盖州”作品选(一)

2024年06月18日





花 灯

王宗仁


你适合在暗夜里舞蹈

灯光是你的嫁衣

铁丝、木条是你的骨骼

巧夺天工的匠人便是你的灵魂

一念之间

你就有了七十二变的神通


空中的鸟海里的鱼陆上的兽

都是你的化身

不知用什么词语描述你的存在

你只管璀璨和绚烂


人如花灯

把黑暗撑破

花灯如人

心向光明


盖州钟鼓楼



冯亚娟


高大的钟鼓楼依然穿着简朴的灰布褂子

微笑地看着脚下的人间

那些南来北往的人亲切和善的表情

和他一样


钟和鼓太古老了,决定放弃语言的表达

只倾听今天的祥和与忙碌

我站在楼上远望

不过是一粒行走的尘埃


忽听几声车铃响

一位老人穿门洞而过

三轮车上白白嫩嫩的大豆腐在盖布下

独自清欢


北海的风(外一首)



曲文学


涨潮了。海浪扑过来

我没有退缩,双脚被打湿

飞翔的海鸥一点都不认生

把我当作真挚的朋友


对于这里空气的新鲜度

我深信不疑

我身高一米八三

正好是一个理想的海拔


“螃蟹,海锥儿,蚬子……”

叫卖声不绝于耳

呼吸中全是海的味道

吊起游客的胃口


船儿离港了

海面上跃动金色的希望

敞开胸怀深情拥抱

北海的风向我徐徐吹拂


大清河一路向西


辰州古城的历史

厚重得让人透不过气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灵性

我轻迈脚步屏住呼吸

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展望

尘封的记忆需要完美呈现

大清河一路向西

不曾停歇奔波的脚步

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道路越走越宽广

蓝天深远,白云辽阔……


被胜利社区村史馆 收藏的犁(外一首)




李翠玉


这是一次意外相逢

你似乎已经斑驳成一段时光

就那样静静地侧卧在红尘一角

似乎睡了 似乎又没睡

又一次蜂拥而入的脚步和

略带乡音的话语

没能勾起你对过往的回忆

那些在泥土里前进的岁月

像离开很多年的祖父 只有怀念

再也无法相见

我在你身边 站立了很久

似乎看见了你眉峰还残存的那一点点哀怨

我又挪近一点点 伸出手掌

瞬间 你又变成了红尘中

那段斑驳的时光 静静侧卧在那里

无声无息


盖州钟鼓楼上的古钟


你又在向故乡眺望

向日葵第一千三百六十回

转过头去 我也转过头去

蓝天 白云 远山 高楼

人间似乎更繁华了

那时 我还年轻


你开始俯视大地

无意中又看见自己从前的伤痕

你想了很久 终究没想出

伤痕的来路

你的头越发低沉 这时

我已经变老


你涅槃 蜕变

变成尘世不可或缺的

一道风景

我渐渐变成一粒尘埃

贴近你的心脏

你一直张着口

可是 历经红尘两千年

不仅仅是我

谁又曾听见了你一丝心声


观古城略图有感



肖明


盖平县古迹星罗棋布

不知被哪一个星宿分野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

古城历史的写就

包含每一个人的点滴


在城墙上战斗过的那些勇士

左躲右闪的血泪早已随风化雨


化作后人存活的裨益

生活在磕磕碰碰的城墙里

左边起风右边躲

右边来雨左边避


不必分泾渭,齐良莠

不必去丈量云泥

更不必在意错在哪里


在北海,想明白了 许多事情




白旭


小丽,看海要站在高处。

小丽,看海要选有微风的傍晚。

穿越千万年而来的海风

为何让我回到童年的梦中?


小丽,此刻我在盖州的北海

海浪声声,礁石不响

余晖照耀着海面和我

北海空空如也

我亦无话可说。


小丽,此刻我在北海

海和礁石的问答

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纵使你不爱,我也不会在意

还有落日,会沉入水中


远眺北海(外二首)



战宏


眺望北海 我需要远焦镜头

拍下夏日的浪花朵朵

及万吨巨轮承载的浪漫


赶海的人 吹起螺号

踩着温软的细沙

寻找黑暗中的蚬、贝

沉浸海风 阳光 空气

以及收获的快乐

将旧事与烦扰 放下 掩埋


波光粼粼是昨夜凋落的繁星

成群结队的鸥鸟

是大海的邮戳 精准地盖在海面


也许有一天 我们都会

淹没于历史的长河

在这里见证过的爱情

将如亿万年海蚀成就的风景

永恒 经典



再访北海


再一次造访的心情

依然如人生初见

这片亿万年的海蚀地貌

像无数次在梦里回味的故乡

令人荡漾 着迷


逆光的蜜蜂与一群槐花

互相打量 澎湃

一会儿随风摇摆

一会儿放声歌唱

山枣树怀抱着小山枣

攀在崖壁 闪闪发光

多像天下的母亲爱她的孩子


牛筋草在风中高挑着绿

野性的曲线在山坡蔓延

更高挑的狼尾草 面朝大海

捋着雪白的胡须

只一眼就认出我们

我们都是携着乡音的游子

归乡是余生永恒的主题


我爱上这片山海崖壁

像蜜蜂与槐花的共鸣

在这里有了光芒

情感由一次徒步

一杯清酒 一盏热茶 一曲老歌

回到了最初 回到了梦的开始



钟鼓楼


辰州城的钟鼓楼上

古朴厚重的青砖

斑驳陆离的廊柱

与那些晨钟暮鼓的往昔

吸引一张张探寻的面孔

我们因热爱 而奔赴


太阳倾倒着金属的光泽

倾倒着岁月曾经的辉煌

刻满历史印迹的钟鼓楼

悲悯地接纳野蛮的花草

入住雕花的屋檐

也接纳久违的我们 如期造访


我们踏着辰州城被时间

洗礼过的足迹

倾听兵戈的故事 时光的回声

许多年过去了

钟鼓早已不需敲响

楼顶栩栩如生的跑兽

依然以不变的姿态 护佑着

一方家园的安宁与瑞祥


伫立红檐灰瓦的钟鼓楼

俯瞰这个熟悉的小城

一切还是从前的模样

其实 我们从未远离故乡

我们戎马半生经过的

旭日 书香 远方

以及亲切的 脱口而出的方言

一直在深深的乡愁中流淌


一首未写完的诗(外一首)



刚裕城


钟鼓楼,去年曾来过

留下一首未写完的诗

删减的文字,是渐渐蒙尘的心境

枕着城楼之上的光

身后的影子也有了不屈的性格

褪去所有身份

同钟鼓楼一起写进诗里

让每一块青砖都有情感

静静地远眺

藏在市井的烟火气里

满是小人物的离合悲欢


当远去的背影,倒映在斜阳里

父亲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遥望钟鼓楼,还是和从前一样

只是写诗的人,成了一首未写完的诗


钟鼓楼


在钟鼓楼的门洞里穿行

来来回回,走进不惑之年

观音阁里菩萨像早已大隐于市

双手合十,保佑来往的民众


推开虚掩的木门

渐渐地把一座城还原在眼前

每一块青砖如同身披铠甲的勇士

威严而不可亵渎


站在钟鼓楼上

也有了不羁的王者之气

一下子收下整座城,连同数百年的光阴

古钟上的弹孔依旧坚定着

繁华与落寞时尽显的民族气节


踮起脚尖,遥望依稀的旧容

向南延伸的城墙边,有祖辈的老宅

如果可以,我想将父亲留在旧日里

可是钟鼓楼一日,如同匆匆走过数年


寻梦古城



陈继桐


岁月斑驳的青砖

再一次用青苔把玄贞观的古老诉说

钟鼓楼的垛口

隐隐起伏着铁马金戈 狼烟烽火

魏碑流长 翰墨犹香

依稀又见平郭一方山水的神韵和风骨

三江会馆的古壁残垣

难掩辰州曾经的辉煌流年……


在时光里几经辗转的我

每次与他们相遇

都仿若第一次相逢

悠悠往事 漫漫尘埃

我却看见一段段唯美故事

他们隐隐约约展现的筋骨里

尽显着智慧的锋芒


如今 他们已近暮年

可是 他们的每一道皱纹

都是岁月长河里经久不息的波浪

褐色皮肤

都散发着日月星辰的眸光


他们静静守候着这方净土

护佑子民的平安喜乐

温暖岁月的万家灯火

也温暖着 一直在人间流浪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