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小板凳” 宣讲大文明

——大石桥市文明实践活动打造“镁都样本”

2024年07月17日

本报记者 仲属宁

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活动通过接地气的语言,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乡音土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拉近了彼此距离,增进了彼此感情。群众不仅认真聆听、记录,还不时询问,一问一答中,既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了起来,又进一步回应了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据介绍,大石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了一支由党员代表、模范好人、包村干部、优秀志愿者等组成的理论宣讲队,他们身穿红马甲,拎着小板凳,深入田间地头、社区广场、林荫树下,把党的创新理论、形势政策融入“身边故事”进行宣讲。邻里乡亲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学习之余拉拉家常、说说诉求、共话发展……城市乡村都呈现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

4月3日,大石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以诚为德 以信为美”“小板凳”公益讲堂宣讲活动。活动现场,红色基因宣讲团志愿者以“小板凳”为宣讲形式,采取理论宣传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的方式,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让机关干部们进一步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核心要义,发自内心地认同: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学习,主动践行,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大石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自2022年设立“小板凳”宣讲志愿服务项目以来,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系列实践活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感召群众、鼓舞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截至目前,大石桥市累计开展“小板凳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

“‘小板凳宣讲’让党课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宣讲老师和群众面对面,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更直观、更有效,老百姓愿意听。”大石桥市振兴社区居民王雪娟说。

来到群众家门口,坐上亲民“小板凳”,把“天下事”讲给身边人,把“书面语”唠成知心嗑。近年来,大石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村(社区)级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队,结合群众所思所想所求,通过编写百姓易于理解的教材、剧本,开展“小板凳”微宣讲活动,探索出一条走出会议室、走进田园广场、走进群众身边的文明实践“镁都样本”。

为将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千家万户,3月5日,大石桥市建一镇刘家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小板凳”课堂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入人心。宣讲员同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故事、话变化,一起回顾近年来家乡的发展变化,以鲜活生动的方式讲党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送理论。他们采用“小板凳”和“微宣讲”形式,把“固定宣讲”变为“流动课堂”,把“宣讲台”变成“小板凳”,广泛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惠民利民政策、涉农法律法规等,有力推动了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