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汇聚民意 彰显制度优势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观察

2024年09月18日

新华社记者 王俊禄 杨 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提供指引和遵循。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华大地展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新华社记者历时2个月,分赴全国多地,走进街道、社区、乡镇、农村,在民主的“实践末梢”,见证多地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探索,见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旺盛活力。

破解民生难题,让“百姓心事”成为“得民心事”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地方通过解决好民生问题,让群众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参与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今年5月27日,泰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管理学习班在福建省福鼎市考察白茶文化时,对当地的“民生实事项目人民代表大会票决制”产生极大兴趣。

福鼎市麻坑里片区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活近3万人,长期面临交通和环境等方面问题。福鼎市人大代表在走访联系群众时广泛收集意见,经政府协商、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该片区的改造被列入福鼎市“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并于去年底完工。

“在中国,民主是具体真实、充分表达、有序有效的。”观摩了整个民生实事的解决过程后,这些参观者赞叹。

在浙江省,“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至今已运行20年,从新增残疾人就业到提升省内异地结算定点医院开通率,再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大量民生实事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后转变为具体政策。目前,浙江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投票表决制已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实现百姓“点单”、人大“票决”、政府“做菜”三结合。

在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数字红墙”系统的“实时工单”正在滚动更新,从“协调解决公租房问题”到“希望及时清理杂物”等各类民生诉求的办理进度一目了然。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继鹏说,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主体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协商民主新探索。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认为,为民办实事是一个不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过程。通过畅通民情反映机制,让“群众所盼”变成“政府所为”。

汇聚民智民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河南邓州市推出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介绍说,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进行,实现“事前商量好、事后不折腾”。

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听取民意的方式方法,畅通基层民主“最后一公里”。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