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九一八” 用史料说话

2024年09月18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为牢记国耻、警钟长鸣,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日前,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营口政协文史馆联合营口市历史学会召开“日本侵占营口研究”暨营口史料整理学术座谈会,积极开展日本侵占营口历史的研究,系统翻译整理日文营口史料,深刻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对营口实施侵略的累累罪行。

座谈会前,市政协文史委广泛征集日本侵占营口研究相关文史资料,得到我市众多文史专家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共收到研究文章18篇,涉及日本侵占营口研究和营口史料整理两大主题,为本次座谈会提供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目前,全部文章均已收录到《“日本侵占营口研究”暨营口史料整理学术座谈会论文集》当中。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营口成为日军的必争之地,营口地区相继发生盖平保卫战、大平山争夺战和西炮台守卫战……”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西炮台遗址陈列馆文物部主任陆艳介绍展示的《甲午战争期间发生在营口的三场战事》,拉开了本次座谈会的序幕。随后,来自市政协文史委、营口政协文史馆、市历史学会等单位的11位文史专家分别进行了发言。《日本侵略者三次占领营口时期的营口海关》《论近代以来日本对营口大豆产业的控制与掠夺》《近代日本三次占领营口期间的金融入侵》《近代日寇侵占营口遗迹述略》《近代营口城中的“日本城”——新市街》《日寇在营口的文化侵略行径》等文章,系统挖掘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在营口留下的罪证,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侵略者对营口人民进行的奴化教育及营口人民的抗争》《辽宁(营口)抗日战争起始地研究》《发生在老边区的反抗日本侵略斗争》等文章,赞颂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营口人民抵抗侵略的斗争事迹。营口政协文史馆馆长段速敏《发挥近代史料作用 赋能营口振兴发展》的发言,阐释了营口近代史料对于文化传承、历史研究、教育普及和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本次座谈会,各位专家学者以确凿的史料、严谨深入的研究,控诉了侵略者给营口、给中国人民、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灾难,发言中饱含着深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充分表达了对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对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讲好营口故事、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教材,为深化人们对近代以来营口的认识,为辽河文化产业带和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建设提供了可利用可参考的历史文化资源,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协文史工作、推动营口地方史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会议还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历史研究方向;围绕重大课题、重要课题开展研究,推动服务营口文化建设能力不断提升;携手专家学者,共同推进政协文史工作和营口地方史研究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共同推动营口史料整理和历史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本报记者 崔薇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