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占营口研究”暨营口史料整理学术座谈会论文摘登

近代日本三次占领营口 期间的金融入侵

2024年09月18日

袁晓明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及“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营口后,均对营口实施了金融侵略,并且其侵略程度逐渐加深。

一、甲午战争时日军占领客观上对营口造成的金融破坏

1894年到1895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引发了营口第一次金融危机,主要是现银逃逸致使过炉银大幅度贬值,使得银炉不得不暂时中止过炉银卯期决算,从而引发了过炉银的信用危机。

营口商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此次危机,包括以现宝银八十五两结算过炉银百两,处理银炉的债务债权;暂时使用现银交易应对过炉银贬值、信用受到冲击的难题;在公议会的维持下尽快恢复卯期决算制度、制定更加严格的保障银炉与商家信用的条规等,解决了甲午战争日军占领带来的金融危机。

此次日军入侵只是客观上造成了营口金融界的震荡,日本方面并未意识到掌握金融主动权的重要性,并且由于营口金融界的积极应对,过炉银信用很快恢复,营口金融秩序也迅速稳定下来。

二、日俄战争时日本对营口金融的强势入侵

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已经意识到了掌握金融主导权的重要性,于是日本政府便借助其军事力量,试图借日俄战后营口金融市场动荡之机,彻底废除过炉银,取而代之。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发行军票和钞票两种货币,试图入侵营口金融市场,其中军票在日俄战争期间大量在营口市场上流通,甚至日本军政署强迫银炉在1904年腊卯的时候用军票对过炉银实施决算,由于此举损害了营口商人的利益,激起他们的强烈反对,因此最终日本的企图未能得逞。

1905年,日本政府委托横滨正金银行发行钞票以收回日俄战时在营口发行的军票,钞票得以在营口市场上流通,同时正金银行巧妙利用东北进出口贸易的特点,介入营口与欧洲、上海、东三省腹地的汇兑,钞票成功入侵营口金融市场,成为在营口金融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流通货币之一。

同时,由于日本军政署欲以军票和钞票取代过炉银的企图没有得逞,他们只能借助军事强权介入过炉银的规约修订,最终通过规约达成了限制过炉银发行、军票和钞票可以作为过炉银的定价货币参与过炉银结算等一系列条款,使军票和钞票成功打入过炉银的运行体系,使日本掌握营口金融主导权的企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营口金融的强制干涉与取缔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营口金融的侵略程度逐步加深,先是强制规定将伪满洲国国币作为过炉银结算的定价货币,并以远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兑换比率进行结算,以此削弱银炉的实力。接着成立营口商业银行,对营口银炉进行破产清算,以伪国币清理过炉银债权债务,取代过炉银。到1941年6月末随着银炉债务债权清算完毕,营口的过炉银也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商业银行被改组为兴亚银行,完全为日伪当局夺走”。

日伪在取缔过炉银后,还挤垮了中国传统的金融机构钱庄和当铺,同时设立伪满中央银行、兴业银行、兴农金库的分支机构、关闭营口当地原有银行,挤占营口当地的现代银行的生存空间。可以说,“九一八”事变后,营口原有的金融体系完全被破坏,营口彻底被纳入日本的殖民地金融系统,实现了其控制金融、统制经济,实施殖民掠夺的最终目的。

(本文作者系营口理工学院副教授、营口市历史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