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本报记者 丁海林
滑雪作为一项挑战极限、释放自我的运动,成为许多人的冬季挚爱。目前,我市各滑雪场已陆续开业,期待开启一场冰雪盛宴。
然而,滑雪作为一项高危运动,每年冬季都有不少游客在滑雪时受伤。在此,提醒消费者在开展滑雪运动前,不仅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更要提前购买相关意外伤害保险,确保自身权益。
滑雪具有危险性 安全切不可轻视
市民宋先生可谓是位资深滑雪爱好者,几年来每逢冰雪季节,他都要奔赴黑龙江省、吉林省各地的雪场滑雪。虽然如今的他已是高级雪道常客,但提及初学滑雪时的一次受伤,他还是心有余悸。当时,宋先生迷恋上了更加刺激的单板滑雪,结果在练习飞跃时失去平衡,头部撞到地上,直接晕死过去。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脑震荡,住院一周。幸好,雪场在游客门票中包含了意外险,宋先生的医药费才得以报销。
市民刘女士去年跟朋友去滑雪,当第一次滑雪的她在雪道上练习技巧时,身后一名滑雪者顺着雪道飞驰而下,躲闪不及的两人重重撞在一起,导致刘女士右脚上的滑板脱落,右腿剧烈疼痛。刘女士被送到医院,经检查,其右腿胫腓骨骨折。购买过意外险的刘女士在索赔时才得知,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普通意外险产品并没有将滑雪纳入保障范围,意外伤害保障范围只包含更为普遍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球类等。最终,为了数万元的医药费和后期康复费用,刘女士不得不跟那名撞倒她的滑雪者对簿公堂。
有数据统计,滑雪受伤率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四,即每1000名参加滑雪的人中,有2—4人会受伤,需要就医。而部分滑雪者为了追求刺激,忽视安全保护措施,比如不戴头盔、不穿护具、不熟悉地形等,这些都增加了受伤的风险。特别在一些非专业的滑雪场,雪质不佳、坡度不合适、没有明确的滑行路线等,往往会增加滑雪者运动损伤的风险。
提示:滑雪前要做好功课 切莫雾里看花
滑雪是一项高危运动,容易发生人身伤亡等事故。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消费者组织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发布了相关消费提示。
首先,消费者要了解滑雪场的经营时间和收费项目。购买门票时,应提前了解门票所包含的游玩项目和服务内容,网络购票时可致电销售方了解详情,做到明明白白消费。目前,多数大型滑雪场的雪票里都包含保险,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雪票包含的保险为经营者公众责任险,此类保险只有因滑雪场管理不善、设施缺陷造成伤害事故,游客才能得到赔付,并不包含游客滑雪过程中自行摔伤、相互之间撞伤或发生意外等情况。因此,消费者购票时,应当仔细了解是否包含保险、保险责任、保额及理赔条件,并保留好保险凭证,以免发生理赔纠纷。
其次,滑雪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老人和儿童要慎重选择。事实上,有些滑雪场对游客年龄作了明确规定,建议消费者事前了解清楚。同时,消费者应了解门票中是否包含意外险。若门票未包含意外险,建议消费者自行购买,作为防范风险的保障。记者致电我市几家滑雪场了解相关情况,主办方均表示,游客在购买雪场门票时,可以额外购买10元钱的专项意外伤害保险,为因滑雪而导致的意外受伤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