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百年港城,诚信营口”。 2025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是实现“十四五”信用规划目标任务的重要一年,是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为普及诚信知识,提升社会诚信意识,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专刊部特推出“诚信百年”系列报道。从回顾百余年前营口商埠依靠诚信力量打造出兴旺繁华的“关外上海”的往事,到讲述如今社会各界不断涌现的讲诚信、守诚信的新鲜事例,意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培养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懂信用、讲信用、守信用的良好氛围,激活信用基因,打造信用建设新高地,为营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百年营口商埠 靠诚信打造美誉的典范(一)

2025年01月03日

“大屋子”繁忙的运输场景。

“大屋子”的仓库。

韩晓东 王辉 本报记者 丁海林

时光回溯一百多年,要形容那时营口的营商环境,可谓驰名全国。那时,全国的客商都有个共识——去营口做生意,那叫一个舒服。营口能让客商们舒服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诚信”。当时,在从事商业交易的“大屋子”内,营口商界秉承诚信原则,打造出“请公盘”、“过炉银”等行规、制度,在为千里迢迢来此的客商们提供极大便利和保障的同时,也造就了营口昔日的商业辉煌。

“诚信”,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和交往、维护每个人正当利益的基本道德规范,对人们尤其是商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营口做买卖的商人们早就领悟到了诚信的真谛。

公平交易的平台——营口“大屋子”

提到营口近代商业发展,就不得不提到其重要的载体——“大屋子”。过去的老营口,有“大屋子”这样一种独特的商业贸易经营方式。“大屋子”即批发代理商,类似现在的仓贮运输公司,有代理、批发、转运,兼办租车、租船、货物发送及交易中介、代管来往客商住宿饮食诸多功能,通过帮助别人的货物进行买卖,以收取佣金为其生存之道。由于此类商号大多备有大量仓库和大面积堆放积存货物的场地,故称“大屋子”。

营口自古就是通郡渡津,依靠辽河这条黄金水道,再有滨临渤海辽东湾的位置优势,营口逐渐成为东北与关内贸易的主要港口。随着往来贸易人员逐年增多,繁忙的航运业培育出营口码头商埠的繁华,正所谓港兴、城兴。

清代,营口已经是中外闻名的货物集散地,在关东地区是一座响当当的大码头。当时的营口港是南北客商趋之若鹜的理想之所,航线连接中外许多口岸,大量南来北往的货物到了营口口岸就得有个地方存放,这就给营口“大屋子”提供了施展的平台。营口最早的“大屋子”始于清光绪二年(1822年),最繁盛时营口的“大屋子”多达140余家,主营业务有粮豆、布行、颜料、杂货、洋货、茶叶等。

“大屋子”以自己的名义和信誉,帮助他人将货物进行买卖,获取佣金。但收取佣金并不是简单的抽头行为,而是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为买卖双方提供上佳服务的保障在里面,是营口开办“大屋子”的所有商家对买卖双方的一个庄严承诺:只要货物放到“大屋子”里,货主只等拿钱即可,出售收款由“大屋子”里的人来完成。他们会像对待自己的物品一样对待这些待售货物,保证公平交易,对买主和卖主一视同仁。

“大屋子”依靠笃实的信誉,为营口的买卖双方进行货物交易,从中获得佣金,扣佣率为百分之五,即买三卖二。在每单交易中,买主拿出交易额的百分之三给大屋子做佣金,卖家则出交易额的百分之二。“大屋子”收取的佣金为何要分成二、三不等呢?其一,营口是货物的集散地,各地的物品统统集中到营口埠内,然后再卖出,说明这个市场属于卖方市场,也就是说有货不愁卖,而买主要到各家“大屋子”才能买到需要的货物,所以,“大屋子”要多收一成买主的佣金;其二,卖主把货物放到“大屋子”里,要付给“大屋子”一定的栈佣,虽然有商议的余地,但大多数卖家还是会付给这笔佣金的,何况其中还有吃住等一些消费开支,所以,“大屋子”考虑到在卖主身上会有其他的佣钱,少收一成佣金也是一种平衡的商业营销手段;其三,“大屋子”是赚取买卖双方成交后的佣金,如果没有卖主将货物事先存放在“大屋子”,“大屋子”也就没有生意可做,表面上收卖主二成佣金,其实,所差的那成佣金,与能有大量的生意可做相比,已经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何况,常来常往的卖主也不会亏待“大屋子”,少收一成佣金只是一种形式罢了,面子上很好看,实际上对大屋子没有多大的影响,还能讨到卖家的欢心,把货物心甘情愿交予“大屋子”进行交易。长此以往,只要有足够经销的货物,获得的佣金肯定少不了,这就是“大屋子”业主的精明之处,因为只要有了货物,想不赚钱都难。

营口贸易额度巨大,“大屋子”利润相当可观,这种具有服务性质的“大屋子”建筑在街上随处可见。正是因为有“大屋子”纵横营口商场数十载,保证了这个东北第一开埠港口的吞吐量逐年走高,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商品集散地。

应该说,百余年前的营口“大屋子”商业,非常准确地把握了“诚信”本质。“诚”是内心真实的反映,必须做到表里如一,“大屋子”在营口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座座商号铺面,“大屋子”业主心里想的是以真诚对待到来的客商,诚心实意为客商尽到“地主之谊”;“信”是言语真实的体现,“大屋子”做生意讲究言必信,对待生意童叟无欺。任何一家“大屋子”老商号能够长期存在并被认可,绝对不是单靠人们需求而生存。只要有经营的条件,生意人人可做,但只要有商品市场,就会产生竞争,最终适者生存,所以坚持下来并被人们接受的老字号,都能正确认识“义利观”,必定是“以人为本”的诚信商家,绝不会做投机取巧的蠢事。宝和堂、咸春堂、兴茂福、瑞昌成、泰顺祥、协盛丰、义生利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众多老字号的存在,使营口“诚信之都”的美誉当之无愧。

诚和信在近代营口商人群体里有四个方面表现:首先是诚实无欺,指“大屋子”业主对自己内心所持信仰的遵循,是他们的自我约束。其次是相互信任,既是指“大屋子”业主的自我信任,更多的时候是指信任他人或被人信任,是他们基于对客商的诚心、诚言、诚行的主观判断基础上认可的肯定性心理趋向。再次是信守承诺,是一种自我承诺的履行,能够对他人承诺“言而有信”。最后是遵守规则,其特征是“大屋子”主在实现个体利益时,不以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为代价。可以说,就是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诚信品格,让百年营商繁荣兴盛,并对今天营口的商业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