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滋味(四)

2025年01月27日

插图 :夏立新

过年的那些事儿

孟秀敏

时维新岁,序属元春。此刻华灯初上,烟火璀璨;瑞雪皑皑覆野,梅香郁郁盈门;千家同庆,万户皆欣……

年,仿若岁月长河中一座熠熠生辉的里程碑,它是团圆的神圣象征,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有着令人刻骨铭心的独特韵味;它亦如悠扬、婉转的旋律,在时光的回廊中悠悠回荡,唤醒着我们内心最柔软、最深情、最真切、最温暖的记忆……

翘首期新岁,凝眸盼大年。儿时对过年的渴盼是那般炽热而急切。小小的我,整日掰着手指头,一天天数着,在心底默默掐算着距离过年还有多久。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有着无尽的期待与幻想,满心欢喜地盼望着年能如春风般疾速而来。只因唯有过年,才能实现我那些平日里难以实现的愿望。

过年前,我盼望着能穿上妈妈精心准备的、我心仪许久的、色彩明艳的新衣裳。我的妈妈是位巧手的裁缝,她总能给我带来意外之喜:它或许是鲜艳似火的红色,如同冬日里熊熊燃烧的烈焰;或许是清新如天空的蓝色,仿佛晴空下深邃、浩渺的湖泊;或许是精致、秀美的小碎花袄,样式美丽动人。每天摸着它便爱不释手,试穿一下,我便能如同童话中的小公主一般,绽放出最甜美、最灿烂的笑容。

过年时,我最渴望能品尝到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美食。今天看来或许算不得珍馐美馔,但那时,一个素菜丸子就能馋得我直流口水;还有油炸“小翻花”,吃到嘴里,还没怎么嚼呢,就感觉好像有个小耙子,直接把它划拉进肚子里了。妈妈问我:“甜不甜呀?”“不知道,没吃出来啥味呀!”我说;还有酥脆、香甜的油炸小麻花,咬一口,那嘴里的声响仿佛是年最欢快的颂歌;软糯的年糕,浇上甜甜的糖汁,每一口都能甜入心底;还有那油亮、肥美的红烧肘子,闻着真香!吃到嘴里真解馋,只看一眼就让人垂涎欲滴……那一道道唯有在过年时才会在餐桌上亮相的佳肴,不停地撩拨着我的味蕾,惹得我的小舌头直舔嘴唇。

记得有一年,家里做了猪肉酸菜馅饺子。我眼巴巴地看着妈妈把饺子放进锅里,等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翻滚了,妈妈还要点几遍凉水。急得我问:“水都开了,为什么还加凉水呀?那还能煮熟吗?不得快点儿煮吗?”妈妈笑了笑,拍拍我说:“小馋猫!”当饺子像小船一样从水里浮上来,妈妈把它们捞出来,端上桌,我急不可耐地夹起一个就往嘴里送。结果,我被烫得直咧嘴,但还是舍不得吐出来。

除了美食和新衣,过年还有许多我喜欢做的事儿。比如,跟爸爸一起贴春联。爸爸拿上联,我用小手捏着下联。在乡下贴得更多。猪圈贴上:肥猪满圈;鸡窝贴上:金鸡满架;粮仓贴上:五谷丰登!看着红红的春联,那种忙活后的喜悦和满足感难以言表,我心里可高兴了。稍大一点儿,我还和小伙伴们一起做灯笼。我们用竹条和纸糊成简单的灯笼,晚上点燃蜡烛提在手里,满村子跑。那时,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最神气、最幸福的孩子。

桃符临万户,爆竹响千声。年的味道还在街头巷尾那一片片洋溢着喜庆的红色“晕染”中。新春院里红灯耀,佳节门前紫气临。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坠落凡间。它们在寒风中轻轻摇曳,洒下温暖、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归家的路,更温暖了我的心。红红的春联熠熠生辉,那端庄的墨字蕴含着无尽的祝福。每一个字都充满喜庆;每一个词都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绝非简单的文字,而是人们对新年最美好的祈愿。还有孩子们手上的红气球,在冬日的阳光下也是那般喜庆、夺目。孩子们欢腾、雀跃,恰似希望的小火苗在活泼地跳动。红气球随着孩子们的奔跑上下舞动,像是在与风儿嬉戏、与岁月共欢。那场景真为年增添了几分童真与欢乐。

我记不清是哪一年,公园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观看踩高跷表演。我被爸爸举过头顶,坐在他的肩膀上,居高望远,目不转睛。人群中有老人驻足欣赏,有孩子嬉戏、追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欢快的笑容。

飞花送酒,美味迎春。过年我期待的还有妈妈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厨房里鲜香四溢,热气蒸腾,仿佛云雾飘渺的仙境。妈妈系着蓝围裙,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为一家人准备丰盛的年夜饭。灶上炖着爷爷奶奶从乡下带来的鸡,鸡汤飘出馥郁、浓厚的香气,丝丝缕缕,萦绕厨房,让我沉醉其中。那是妈妈早早起床,小火慢炖的成果,每一口都能让我感受到家的味道和温暖。爷爷奶奶带来的大鱼,在锅里奏响“咕嘟咕嘟”的乐章,出锅的那一刻,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让我忍不住想要马上吃到嘴里。还有那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都凝聚着妈妈的辛勤与智慧。

还记得每当妈妈将一道菜端上桌,我便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想要先尝为快。妈妈总会含着笑,轻轻拍一拍我的小手,温柔地说:“小馋猫,再等等,等爷爷奶奶上桌一起吃。”可我哪里能等得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妈妈只好用筷子夹一个小麻花递给我解馋。年夜饭香团圆聚,亲情酒暖幸福临。终于,等到一家人都坐齐,爸爸“一声令下”:“开饭喽!”我便立刻上桌。妈妈看着我那贪吃的模样,笑着不停地叮嘱我:“慢点吃、慢点吃,别噎着。”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开心、最幸福的孩子!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爸爸跟爷爷讲述着一年来工作中的趣闻,分享着其中的欢乐;妈妈则关切地和奶奶打听乡邻近况,眼神中充满了温柔与期许。在这温馨、和睦的氛围中,我们共同品尝着美味的年夜饭,感受着亲情的温暖。

长空歌彻,大地鞭鸣。年的味道还在鞭炮、烟花中尽情释放。当夜幕缓缓降临,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块黑色的绸缎所笼罩。而年的到来却打破了这份宁静——“二踢脚”为这寂静的夜晚带来了震耳欲聋的声响;烟花绚烂升空、划过天际,瞬间绘就一幅绚丽的画卷!我捂着耳朵,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眼眸中尽是惊喜与欢乐。我与小伙伴们尖叫着,欢呼着,奔跑着,仿佛这烟花就是专门为我们绽放的。我和小伙伴们还将小鞭炮插在雪堆上,用香点燃,“叭”的一声,在雪里炸出一个小巧的坑。我们还手持烟花棒,比试谁手里的飞得更高、更远。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点燃烟花,然后高高举起,希望自己燃放的烟花能在夜空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鞭炮声此起彼伏,“噼里啪啦”的声响在空气中留下了硝烟的气息。那呛人的烟雾味道,此时却变得如此迷人。

玩累了,走进家门,便能听到长辈们那爽朗的笑声。他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岁月在他们的脸上虽留下了痕迹,但那慈祥、和蔼的笑容却从未改变。

更记得年夜守岁,我明明困得双眼都难以睁开,却仍然强打精神、苦苦支撑,就盼着熬至夜半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拜年领取压岁钱。我眼皮不停地打架,但心里始终惦记着压岁钱,便努力坚持着。我一会儿揉揉眼睛,一会儿站起来走几步,想尽办法驱赶着睡意。妈妈说:“眯一会儿吧,一会儿喊你。”我还是努力坚持着。等到拜完年,拿到压岁钱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困意就烟消云散了。尽管一共只有几块钱,但我满心、满脸皆是难以言喻的欢喜。我紧紧地攥着那几块钱,仿佛握住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在枕头底下,才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大年初一,我身着崭新的衣服,兜里揣着长辈给的压岁钱,跟小伙伴们炫耀着。

在传统的习俗中,我们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看秧歌、吃年夜饭,这些古老的过年仪式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而现在过年,精彩的春晚节目、丰富多样的年夜饭、绚丽多彩的烟花、灯展等等,都为过年增添了新的活力与魅力。但童年时年的味道永远难忘,在脑海中、在记忆里、在心灵深处……

东风入律,北斗回枢。不论岁月如何流转,年的味道始终在我们的心间,永远那般浓郁、醇厚,那般令人陶醉、痴迷。它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常成顺诗词两首

常成顺

鹧鸪天·祥瑞迎新

祥瑞迎新奇特年,不同往昔笑欢颜。营川荣获新标奖,幸福情怀凤涅槃!

求逸乐,觅安然。欢歌笑语享尧天,张灯结彩无寒意,其乐融融绪万千。

新春贺礼

——贺营口被推选为“2024年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

殊荣承载市民心,多少情怀赋颂吟。

曲曲欢歌源肺腑,声声韵律胜甘霖。

迎新天际添光彩,辞旧年轮赢重金。

华夏驰名萦惬惬,苍生互告古涵今!

年的滋味

方华

追年 追年

年的味道在忙碌中滋生

中国年情结依旧

父母在老城深处望断天涯

我在繁华都市归心似箭

只要奔赴在回家的路上

走到一封信的落款处

顿时觉得一生只是半途

回到家乡才是全部

春不寒,天地有灯

烟花爆竹味裹着火红的福字

把吉祥送到千家万户

年的滋味便浓到了舌尖

新春

王建华

不信严寒久压欺,奈何春枝展妆仪。

每逢春到冰融水,便是花开季好时。

举目山河皆入画,回眸岁月尽成诗。

无需银两购芳景,芳景年年送未迟。

汤和伟诗两首

汤和伟

乙巳迎春歌

欣喜红梅仰笑腮,金蛇舞动下云垓。

出锅水饺喷香味,进院秧歌贺岁来。

塞北风飘梨雪落,江南雨润杏花开。

和谐九域人康泰,盛世神州何快哉。

乙巳之春抒怀

如水流年逐浪奔,老来经历几重温。

身临米寿知春短,气若山松凌雪存。

衰朽依然近诗苑,艰难不舍颂乾坤。

有书相伴心安乐,独向芳菲铸梦魂。

红旗大集

沈利

百年集市换红妆,热闹繁华蔬果香。

瑞蔼和谐歌岁月,清声富裕话安康。

四方纳海源源聚,八面生财处处扬。

招客诚心频敬礼,春风惠我透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