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身边 新芽初绽

2025年03月07日

迮琬婷

观众与“小小雷锋宣讲员”进行互动。

蒋思怡

赵家一

刘轩铭

刘忱锡

代月瑄 本报记者 孙文茹 文/摄

“大家好,我叫李沂桐,今天由我来向大家讲述雷锋叔叔的故事……”在市雷锋文化博物馆展厅内,“小小雷锋宣讲员”李沂桐声音洪亮,自信大方,从容开口。

今年,在市雷锋文化博物馆指导下,站前区青年小学教育集团南开分校的16名同学经过专业培训,成为“小小雷锋宣讲员”。他们走进展厅,服务观众,用童声讲述雷锋故事,用行动传递志愿服务精神。

3月4日,记者来到市雷锋文化博物馆,当天共有6名“小小雷锋宣讲员”为前来参观的团队担任讲解员。别看他们年龄小,但语言清晰、声情并茂、滔滔不绝,说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明亮的光芒。

让我们听听这6名“小小雷锋宣讲员”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牢记1万多字

讲解词

“我觉得,讲解员就是起引领作用,既可以帮助别人,也可以锻炼自己。”说到当“小小雷锋宣讲员”时是否遇到过困难,迮琬婷说:“其实,刚开始背讲解词时我觉得很难,因为要背1万多字,还因为之前我不是很了解雷锋叔叔的故事。尤其是遇到临时改词的地方,我总是记不住,背好多遍也不行,我自己都想放弃了。每当我灰心气馁的时候,妈妈总会陪伴在我身边,还教我用联想记忆来记住讲解词。”

“现在,每天开始讲解前,我都会把讲解词读好几遍,因为我要保证讲解时不出错,现在我记得可牢了。”迮琬婷翻着手里的讲解词提示卡,恨不得当场给记者演示一番。

讲解的过程

是一种享受

“去年9月,老师推荐我来馆里参加训练,当时可紧张了。现在,在学校里,我不害怕发言了,不管会不会、懂多少,我都能说出自己的思路。”听了迮琬婷当“小小雷锋宣讲员”的故事,马上要给参观团队进行讲解的蒋思怡插了几句。见参观人群走近,她面带微笑地说,“请大家跟紧我,我们前往下一个区域……”讲解时,蒋思怡五指并拢,姿态挺拔,毫不怯场。

讲解结束后,记者问她现在是否还会紧张,蒋思怡害羞地说:“紧张,不紧张是不可能的,甚至有时候还会忘词。但是对我来说,讲解的过程是一种享受,所以我一直坚持着。后来,通过更具体地了解众多展品的情况,一看到它们,我就知道自己要讲什么了。”

“你看,这些是我的讲解词。我最喜欢雷锋叔叔的生平这个部分,里面讲了他在列车上做的好事,给医院病人送好吃的,我也想像雷锋叔叔那样做。”蒋思怡用手指着讲解词上面的一段文字,认真地给记者讲解起来。

深呼吸

多努力

相比于前面的“小小雷锋宣讲员”,赵家一在整个讲解过程中略显生涩,但他放松自然的状态,引来不少观众夸赞。

“刚开始老师推荐我时,我只是个替补讲解员。妈妈鼓励我,让我要做就做最好,所以,我在一周前就已经是讲解员啦!”赵家一脸兴奋地说。

当记者问他现在讲解时会不会紧张时他说,前几天,在给一个解放军叔叔团队讲解时,自己特别紧张,“因为要给解放军叔叔讲雷锋的故事,他们知道的比我多,所以我不能讲错。”

紧张的时候,有什么“独门秘籍”吗?“有呀!”赵家一开始演示自己缓解紧张的“独门秘籍”——深呼吸,“我就一直这样,然后告诉自己要放松,不紧张。”

看着其他同学熟练讲解的身影,赵家一羡慕却不服输。他说:“我比他们训练的少,所以,我要更加努力练习,争取早日赶上他们。”

学雷锋

从小事做起

“弟弟妹妹们排好队,跟我走。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雷锋叔叔的日记……”记者看到李沂桐的时候,她正在用清亮甜美的声音,为幼儿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讲述雷锋叔叔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是《雷锋日记》那个部分的讲解。练习的时候,我觉得雷锋叔叔特别伟大,现在我还小,做不到像雷锋叔叔那样,但是我也要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去践行雷锋精神。”李沂桐边说边摘下扩音器,仔仔细细将它收进盒子里。

怎么想到报名参加“小小雷锋宣讲员”的?李沂桐偷偷告诉记者:“原来,我在大家面前说话的时候都害怕,我很想锻炼自己。听说我有报名参加的想法,妈妈特别支持我,还每天都陪着我练。”

孩子在雷锋身边

成长进步

说到让孩子来当“小小雷锋宣讲员”,李沂桐的妈妈对记者说,课余时间,孩子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同时也很羡慕里面的主持人。尤其是节目当中还有一个少年团,其中就有讲解员。那时她曾问我:“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当讲解员?”这不,机会来了。“得知‘小小雷锋宣讲员’报名的消息,我立刻给她报名。通过海选、面试、培训到最后,有一天,孩子告诉我:‘妈妈!我真的成为讲解员了!’那一刻,我们母女俩抱在一起跳了起来。”

“为了能让孩子更加熟练地背诵讲解词,我利用业余时间带她来到展厅内,让她边参观边背诵,这样,她对讲解词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李沂桐的妈妈告诉记者,“我特别支持她,因为

她在学校里得到的锻炼毕竟有限。做了‘小小雷锋宣讲员’之后,她的变化特别大,以前内向、怯场,现在,不管面对谁,她都能把自己想表达的想法说出来。另外,她还告诉我一个小秘密。前两天,在给解放军叔叔讲解时,她自己临时加了一段话:‘解放军叔叔,你们保卫祖国的样子真帅!我们要学习你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长大也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说到这儿,李沂桐的妈妈满脸欣慰。她说,就在女儿刚刚的讲解中,她又发现了孩子的成长、进步。“今天,她负责给前来参观的沈阳雷锋精神传承团讲解。因为团队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考虑到老年人行动缓慢、理解速度也比较慢,所以,在讲解时,孩子讲解的节奏就适当放慢了一些,并留出足够时间让他们参观。”

记者发现,在李沂桐讲解过程中,妈妈不断举起手机拍摄。

“好兄弟”

同讲雷锋故事

刘轩铭和刘忱锡是同校同班的“兄弟”,在等待自己的讲解场次时总会凑在一起。“我们两个可好了,所以当讲解员,我们也要一起来。”刘轩铭和自己的“好兄弟”坐在一起,共同接受记者采访。

“刚开始讲的时候,是很少的一段,后来就开始练习讲全程。我俩都觉得这块儿特别难,因为面对的人多,稿子也变长了,特别锻炼心理素质。”刘忱锡心照不宣,把自己和好朋友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刘轩铭在一旁不住点头。

问到怎么解决遇到的困难时,这次换成了刘轩铭发言。

“一共7页稿子,我们两个就一起背,每天背一页,然后加上联想记忆,两周时间,我们俩就全背下来了。”刘轩铭说话的时候,刘忱锡脸上流露出藏不住的骄傲,好像在说:看,我们是不是很厉害?

说到最喜欢的讲解内容,“两兄弟”有不同的看法。

刘轩铭最喜欢讲雷锋在当兵期间参加了很多活动,做了很多好事,帮助了很多人;刘忱锡最喜欢讲解关于雷锋文化那一部分。在培训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很多人因为受到雷锋的影响去帮助他人,让他俩更坚定了帮助同学、珍惜友谊的信念。

准备讲解的时候,两人一起戴上扩音器,稳重和自信展现在二人脸上。

“让他来做讲解员,就是想让他锻炼和人交往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他很多优势。”刘轩铭的爸爸看着儿子的表现,止不住地夸赞。他说,不到半年时间,刘轩铭不再怯场,敢和人交流,变得更加活泼开朗,夫妻二人对此十分欣慰。

刘忱锡的姥姥、姥爷陪伴在外孙身边。对于外孙能成为“小小雷锋宣讲员”,姥爷用手轻拍外孙的后背,用肢体语言表达着自己的骄傲。“我特别高兴,也鼓励他来,一是他可以得到锻炼,二是他去讲雷锋故事,可以让他树立正确的三观,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

让雷锋精神

代代相传

讲解间隙,市雷锋文化博物馆馆长段速敏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孩子都是就讲解词中的一小部分或者一个单元进行背诵。来馆参观的观众群体不同,有幼儿园小朋友、有学生、有老人,还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等,所以,面对观众的时候,他们刚开始比较胆怯、不敢讲。现在,16名同学最基础的讲解已经合格了,进步也很大,越来越自信。”

据站前区青年小学教育集团南开分校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张好介绍,2024年暑假,学校向全体学生发出号召,招募市雷锋文化博物馆“小小雷锋宣讲员”。当时有80多名同学参加海选。在市雷锋文化博物馆的帮助下,经过层层选拔与专业培训,师婉芙、刘轩铭、刘忱锡、李沂桐等16名同学脱颖而出。学校很支持“小小雷锋宣讲员”的后期培训工作。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参加培训,学校建立了微信群,并在群中不断鼓励孩子们。学校还把学雷锋活动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常年开展“讲好雷锋故事 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少年”系列活动;为全校各班、学科组配发《雷锋在营口》一书,开展好书分享、续写《雷锋日记》、“雷锋娃娃”文明实践等教育,让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采访结束时,一路陪着“小小雷锋宣讲员”们成长的市雷锋文化博物馆馆长段速敏表示,“小小雷锋宣讲员”不仅是对雷锋精神的致敬,更是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未来,这支年轻的队伍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