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大师袁阔成 在营口的黄金时代(四)

2025年03月14日

袁阔成在辽宁剧场演出。

营口评书三大家,前排左一张宝殿,右一李鹤谦,后排袁阔成。

本报记者 丁海林

受命组建说唱团 新作品层出不穷

1958年,袁阔成来到营口的第三个年头,我市在省里统一部署下,决定成立说唱团。此时,袁阔成已在全国声名鹊起,得到国家和听众的认可并被授予诸多荣誉,因此,组建说唱团这个活儿非他莫属。经市有关部门任命,袁阔成担任营口市说唱团副团长,挑起了组建说唱团的重任。

营口当时人口百万。根据演出需要,说唱团将成立三个演出队,即书曲队、地方戏队和相声队。书曲队以评书为主,配有鼓书;地方戏队以二人转表演为主,适当演些拉场戏之类节目;相声队表演单口、对口相声节目。当时,由于全省都在组建曲艺院团,导致曲艺演员变得紧俏,而营口说唱团相声队的人员相对薄弱,没有能“挑大梁”的演员。最终,还是袁阔成几经周折,把原建筑部文工团的相声演员曹月华调到营口。

在袁阔成的努力和奔波下,总计80余名成员的营口市说唱团组建成功。这些曾经漂泊四方,被人看不起,被视为“下九流”的艺人们,如今不仅翻了身,还成了正式在编的国家演员,袁阔成和大家心中的喜悦自不必说。1962年,营口说唱团改名为营口市曲艺团。该团的成立和发展,为营口培育了大批专业曲艺人才,为营口曲艺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边忙于组建营口说唱团,一边潜心新评书书目的创作,年轻的袁阔成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肖飞买药》一炮而红 袁派评书彰显特色

继《舌战小炉匠》在全国曲艺汇演一炮打响和为福建前线解放军官兵慰问演出大受欢迎后,袁阔成在行业内外引起极大反响。那一年,他才不到30岁。

很快,袁阔成又一次以新作品轰动全国。这个新作品,就是家喻户晓的《肖飞买药》。

袁阔成抓住小说中塑造的肖飞这个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及其进城买药等一个个抓人眼球的故事情节,加之传神的艺术表演、娴熟的武术功底这些“看家本领”,使袁阔成得天独厚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这无疑是袁阔成表演《肖飞买药》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很多年后,依然有人评论说:“袁阔成脍炙人口的《肖飞买药》当年风靡一时,整整教育了一代人!”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下《肖飞买药》片段:

肖飞开着摩托车,马上就要冲出城门啦,到了把守城门的鬼子前。

这鬼子还挺客气,冲这几个伪军大喊了一声:“交子给!”

嗯?什么意思?这是鬼子让伪军给肖飞敬礼哪。肖飞哪儿明白啊,他心想:“什么?饺子给?包子也没工夫吃啦,现在什么时候了。”

“唰——”他加大油门,“噗——”一阵风似的,摩托车开出城啦!

这几段表演,把幽默穿插于一波比一波紧张的高潮中,可谓层层深入又张弛有度。可以说,袁阔成在这里把评书表演细腻、幽默的艺术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还必须要提到的是袁阔成为创作表演《肖飞买药》付出的不懈努力。仅举一例:为了把肖飞拔枪、持枪表演得更加迅速、准确,袁阔成不仅多次前去请教公安民警,回来后自己也多次练习,先是用道具手枪做实际表演,然后用虚拟的形体动作对照大衣镜反复试验,直到自己和观众都满意为止。

因此,无论是独到的选材和充分运用的创作手法,还是细腻幽默的艺术特色以及为精湛的表演付出的不懈努力,这些都是袁阔成创作表演《肖飞买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962年,袁阔成带着他的《肖飞买药》走进当时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从此,《肖飞买药》更加深入人心,红遍大江南北,袁阔成也成为中国最早走上电视屏幕的评书表演艺术家之一。

从电台到电视,是袁阔成评书表演艺术道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袁阔成评书表演艺术的不断提高和日臻完美。

轰动效应出乎意料 营口喜增“文化名片”

《肖飞买药》一炮打响,营口也一下子出了名。全国各地的客人一批接一批地涌向营口,有的是评书界的同行,有的是记者,有的是曲艺方面的专家……来的人目标一致——到营口找袁阔成。

袁阔成火了,把营口也带火了。袁阔成生活在营口,声名鹊起的他,给营口人民脸上增了光。营口人以袁阔成为荣,以袁阔成为骄傲。更让全国人民羡慕的是,营口人能直接到剧场看袁阔成的演出。

感受最深的,还是那些常年跑供销的营口人。以前在外面一提营口,没几个人知道。现在一说营口,人家马上说:“知道了,你们那里出了个说《肖飞买药》的袁阔成!”于是,袁阔成与《肖飞买药》一起,成了营口的“名片”。

可以说,在艺术造就上,《肖飞买药》是一个精品工程,它的成功是意料之中的,它所引起的轰动效应是出乎意料的。《肖飞买药》的出现,不仅给古老的评书艺术注入新的生命,也为评书事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肖飞买药》不仅是袁阔成的代表之作,更是让中国评书艺术达到一个时代的高峰。

首张评书唱片诞生 袁派小段《三声笛》

继《舌战小炉匠》《肖飞买药》之后,袁阔成又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评书作品,其中新评书小段《三声笛》被中国唱片出版社制成了唱片。市戏曲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马步秋评价:“此段评书被制成唱片,发行全国,这是评书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袁阔成的第一张唱片,也是中国的首张评书唱片。

此时的袁阔成,迎来了评书事业的黄金时期。随着一部部新书的问世,袁阔成越来越被广大听众所喜爱,很多地方掀起了说新书的热潮。

袁阔成也因此荣获党和国家赋予的各种荣誉,他先后担任营口市曲艺团、文工团、歌舞团团长等职务,当选为辽宁省人大代表、中国曲协理事、全国文代会代表等。

袁阔成曾这样说:“我说新书赶上了好时代。新社会,评书艺人成了人民的演员,社会地位提高,生活有保障,还有以前从未有过的创作环境……这样的景儿,在过去说书只为养家糊口、家中指着你等米下锅的日子里,是绝对不会有的。”

“文革”后,为了夺回曾经失去的十年光阴,袁阔成更加钻研,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