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沃野“耕”新第一仗

2025年03月21日

(上接1版)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对农事节令的了解,承载着农耕文化。AI不是农业劳动力的“对手”,而是帮手。“老把式”与“新农人”要互相支持,“会种地”与“慧种地”协同,为全年粮油丰收打牢基础、掌握主动。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赋能农业生产全链条,让人工智能、大数据、低空技术为山乡春耕插上翅膀。

春风浸润每一寸土地,万象“耕”新。若尔盖大草原,中药材、青稞、高原李子等农作物备耕工作拉开序幕;天山牧场,北斗导航为牲畜引路,春季转场开始。从胶州湾到珠江口,海上春耕拉开大幕,养殖船只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早春耕作景象。

春来抓生产,耕地、山林、草原乃至万顷碧波之上要一起抓,不误农时不负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山水林田湖草海陆大丰收打好基础。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