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仲属宁
站在“中国制造2025”的历史节点上,技术工人的培养早已超越了“学一门手艺有口饭吃”的朴素认知,而是关系到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命题。当“是艺就养人”的传统智慧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结合,当“技多不压身”的生存哲学转化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营口技师学院多点发力,不拘一格育人才,让更多技能人才练就一身“绝活”,成为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的千里马——我市中高职教育的喜人成果,正成为营口技能人才蔚起的保障和底蕴。
老辈人常说“是艺就养人,技多不压身”,短短十字道破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一门精湛的技艺能托举人生,一身扎实的本领可抵御风浪。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今天,这句俗语恰似一把钥匙,为技术工人培养打开了审视的维度。
营口技师学院走出的毕业生,往往从懵懂少年蜕变为身怀绝技的优秀技术工人,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工作在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重要岗位上的卢斌、沈磊、王吉庆,工作在营口金辰自动化有限公司的许树威、毛宁、薛国庆——他们不仅是企业中出类拔萃的一线技术精英,更是拥有高薪资、高待遇、大本事的“金刚钻”。这些事实印证:职业教育培养的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是掌握核心技术的“手艺人”。当职业院校将课堂搬到实训车间,让学生在数控机床前感受金属切削的韵律,在工业机器人旁领悟编程的逻辑,正是在为他们锻造未来职场的“金刚钻”。
今天我们要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普遍共识深植职业教育领域,让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