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本报记者 苏小桐 姚雨婷
深耕锻造领域15年,营口锻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银丰以“毫米级”匠心铸就专业担当。他成功研发出集自动上料、下料、自动喷石墨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动螺旋压力机,实现锻造全过程自动化。凭借在技术创新的突出贡献,王银丰先后获评营口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营口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在机械装配车间内,一台高约10米的3150吨电动螺旋压力机正以毫米级精度完成锻造作业。王银丰紧盯操控台,反复校准参数,该项设备作为国内重型锻造装备领域的创新典范,成为锻造装备领域的 “大国重器”。
面对核心部件精度控制、系统稳定性等“卡脖子”难题,王银丰突破传统驱动系统瓶颈,创新引入伺服直驱技术,能够精准控制锻造过程中的压力、位移和速度,生产出更高强度、更耐用的零部件,直接提升终端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提供核心装备支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技术“大拿”,王银丰始终坚信技术突破源于实践磨砺。他积极投身重大项目研发,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匠人的进取精神。
在深耕技术研发的同时,王银丰把车间转化为实践课堂,凭借独创的“三讲三练”特色教学法,让技术传承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他通过讲原理夯实技术根基、讲操作规范生产流程、讲案例提炼实战经验,同步开展技术实操训练、规范标准强化、创新思维培养。他以“手把手、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将硬核技术倾囊相授,一批批学徒在其指导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近年来,王银丰主持开发的级进模多工位压力机系列,吨位系列由250吨增至3150吨;主导设计的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生产线,获得4项专利;国内首台套精密冲裁压力机成功交付,为核电设备生产提供关键支撑。他参与设计为德国企业研发的闭式多工位全自动压力机项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并获14项国家专利,其中1项发明专利,为成型机床制造业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