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潮:以检测为“盾” 守护工程质量

2025年05月07日

本报记者 于小淳 王 伦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而质量检测试验人员就是工程的“医生”。多年来,辽宁沿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基础结构部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正潮,始终心系工程质量,扎根工程质检一线,兢兢业业、攀登求索,曾主持、参与我市2500余项工程的质量检测。继2022年荣获“辽宁省劳动模范”殊荣后,今年,他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手持精密检测仪器,一边检测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一边叮嘱记录员记录数据……这是李正潮穿梭在检测现场的繁忙日常。

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多年的李正潮,深知每一份检测数据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每一项检测工作他都会亲临现场,深入了解工程流程和步骤,严格按照检测方案实施检测,更高效、更精准地判断工程质量。

因为每一份质量检测报告都关乎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繁荣发展,所以,李正潮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待每一项检测工作,确保每一项工程的质量满足设计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在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施工进展的先行者,更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从事这项技术工作的检测试验人员,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刚进入工程质量检测这行时,李正潮努力钻研理论知识。通过不懈努力,李正潮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通过了国家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国家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在36岁时破格晋升为工程检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成为了2023年辽宁省首次设置工程检测专业以来我市唯一一名工程检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

既要静得下心钻研学习,也要吃得了苦埋头去干。多年来,李正潮始终坚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检测工作中,他发现以往低应变法检测实心桩试验中只能依靠试验人员的感官去定位激振点和检测点,不同试验人员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大,容易导致检测数据失真,影响检测判定结果。于是,他带领创新工作室的成员研发了一种低应变法检测实心桩快速定位装置。

奋斗之路永无止境。在辽宁沿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的李正潮劳模创新工作室,一张张奖状、一个个奖杯,正是李正潮劳模风采的诠释。但他却仍怀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断充实自己,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