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

致敬普通劳动者

2025年05月07日

仲属宁

回首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当很多人享受节日的温馨、岁月的静好时,我们身边的普通劳动者,用劳动实践重申着“劳动创造价值”的真理——

凌晨4点,天光微亮。街道上,环卫工陈大姐已经握着扫帚,开始清扫昨夜的落叶;早餐摊主李师傅的蒸笼腾起热气,他在为行色匆匆的上班族递上刚出锅的包子;建筑工地脚手架上,钢筋工老张正踩着钢架捆扎钢筋……这一日,汗水在烈日下折射出金属般的光泽——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身影,构成了普通劳动者最真实的模样。他们的名字或许从未登上新闻头条,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编织着社会运转的经纬。

普通劳动者是城市的“毛细血管”,用细微却不可或缺的付出维持着社会的活力。农贸市场里,卖菜阿姨仔细为顾客挑拣最新鲜的蔬菜,用布满老茧的手递上带着泥土气息的萝卜;快递站中,小哥蹲在地上分拣包裹,膝盖上的尘土与手机里的物流信息同样清晰;居民小区门口,保安大叔重复着上千次的开门动作,工作耐心细致,脸上绽放着笑容……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如同齿轮上的齿牙,缺了任何一个环节,城市这部精密机器都可能卡顿。正如作家路遥所说:“劳动,包含着深刻的生存智慧。”普通劳动者用双手诠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平凡的坚守。

劳动者的肩膀上,扛着生活的重担,也托举着时代的进步。在城市化进程中,是农民工用粗糙的手掌垒起高楼大厦,让钢筋森林在荒地上拔节生长;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是留守老人用佝偻的脊背守护土地,让粮食安全的底线始终坚实;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一些社区,是网格员们爬楼送菜问长问短,让老年居民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或许没有耀眼的头衔,却在时代的坐标轴上标注着清晰的刻度。当我们赞美科技进步时,不应忘记实验室外负责清洁的阿姨;当我们惊叹城市繁华时,不应忽略凌晨街头的那抹橙色身影——所有的岁月静好,都有人在平凡岗位上负重前行。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有人将职业分为三六九等,用收入高低衡量人生价值。但普通劳动者用行动证明:外卖骑手在暴雨中准时送达的餐食,传递的是承诺与温暖;车间工人在流水线旁重复的动作,凝结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乡村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的每一个字,播种的是知识与希望。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言:“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普通劳动者身上,恰恰有着最本真的善良——对工作的负责,对他人的关怀,对生活的热爱。

站在五月的阳光里,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普通却闪光的身影。他们是父亲母亲,是兄弟姐妹,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当我们为清洁工递上一瓶水、对服务员说一声“谢谢”、给快递小哥送上一个微笑,便是对劳动最朴素的致敬。

社会的温度,从来不取决于少数人的高度,而在于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唯有让每个劳动者都感受到尊重与关怀,让每个岗位都闪耀尊严的光芒,我们才能真正建成一个“劳动光荣”的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