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本报记者 叶 梦 刁雪峰
作为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的一名数学教师,13年来,杨柳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用心用情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着青春与智慧,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高二年级即将迎来期中考试,连日来,杨柳利用课间帮助学生复习重要知识点。2012年,杨柳走上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数学教师岗位。如何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走进学生的心田?她潜心研究,同一个年级、同一本教材,杨柳的教案每年都会变化,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尝试更好的方法,努力让自己教学有所突破,同时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杨柳说,“新高考改革更加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变得更高。记得有一次去大石桥市参加送教下校活动。因为两所学校的学情不同,我主动向教研员请教,制定阶梯式教学目标,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考,在他们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得到核心素养的提升。”
杨柳格外注重与学生的沟通,用温暖与信任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学生敢问、善问,培养质疑、创新思维。高二学生卢梦鑫告诉记者,杨柳老师注重数学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培养数学思维,并且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因此,班级里的同学都非常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也都很好。
教学研究是教学创新的深层次动力。杨柳围绕教材、教法不断改革,积极钻研、探索数学教学方法,取得了丰硕成果。2015年,参与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课题科研规划;2018年,参与辽宁省教育科学立项课题规划;2011年和2022年,她先后获得全国及省、市优质教育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2024年,杨柳走上了班主任的岗位,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成为她首要考虑的问题。她说,当上班主任后,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的孩子需要鼓励谈心,还有一些孩子更需要激将法才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所以觉得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
多年来,杨柳培养的多名优秀毕业生升入“双一流”大学。她说,今后会继续用实际行动擦亮“教师”二字的底色,诠释劳模精神的内涵。她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她觉得教育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以敬畏之心做创新之事,才能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