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封时光胶囊——

赴一场跨越十年的约定

2025年05月22日

1

2

3

4

5

本报记者 崔薇薇/文 姜姗/摄

一个月前,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发布的一则寻人启事,吸引了众多目光。媒体寻觅的,是十年前共同执笔、书写青春梦想的200名学子。他们曾在“成人礼”上郑重写下心愿,封存进时光胶囊。如今,到了开启时光馈赠的动人时刻。

令人期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5月16日下午3点30分,由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组织开展的“时光胶囊 十年之约”活动如约举行。走进校园,循着“孩子,欢迎回家”的路导,数名毕业生回到魂牵梦绕的校园,思绪回溯到十年前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时光胶囊里的十年之约

2015年4月17日,营口日报社与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携手,共同为200名年满18岁的学子编织了一个关于未来的美丽梦想——“成长·心灵”主题成人节活动。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那承载着200个心愿的定制款“时光胶囊”。

那一天,200名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即将踏入成人世界的学生们齐聚活动现场。每人拿到一张精致的心愿卡,这张小小的卡片,将成为他们与未来对话的桥梁。

200名学子,200个梦想,在一张张心愿卡上尽情绽放。有的同学将心愿卡折成飞机形状,希望自己的梦想能像飞机一样飞向广阔的天空;有的折成小船,盼望梦想能在人生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还有的折成长了翅膀的心,寓意带着梦想自由翱翔;更有别出心裁的同学,将心愿卡折成门、锁的模样,祝愿未来的自己用努力开启梦想之门。

一个个愿望被精心书写、巧妙折叠后,又被小心翼翼地放入“时光胶囊”。学生代表和营口日报社记者共同完成了“时光胶囊”的密封工作,封条上写道:

“这里封存了200个美丽心愿,它们是人生新阶段的瑰丽梦想。我们相信,有了梦想,心不再彷徨,美丽心愿一定实现!就让时光作为见证,就让心愿在这里等待!”

这不仅仅是一段文字,更是一份跨越十年的约定,是媒体与学校对学生们的承诺,也是学生们与未来自己的约定。

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

从那一刻起,时光开始了它的魔法。十年光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年那些青涩学子,在岁月洗礼下,人生轨迹发生不同变化。他们中,有人选择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为更高的学术目标而努力;有人踏入职场,在社会的舞台上摸爬滚打,用汗水书写奋斗篇章;有人组建家庭,结婚生子,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十年里,曾经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是否还时常联络?那些被封存起来的心愿如今是否已经实现?岁月流转中,这些关切渐渐成为大家心中的牵挂。

为了找到当年参与活动的同学,校方和媒体都付出巨大努力。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在官方微信平台上发布“寻人启事”,字里行间充满对同学们的思念与期待。他们还通过校方提供的毕业纪念册,一个一个地联系毕业生。这一过程困难重重,有的同学更换了联系方式,有的已离开家乡去远方发展。记者们通过各种渠道四处打听,只为履行十年前的承诺。

为了让因故无法回到母校的同学以及社会各界关注这场跨越十年对话的朋友们共同见证这一美好时刻,营口新闻传媒中心通过营天下APP,早安营口、营媒直播视频号,滨城报道抖音、快手号等多个平台,对活动进行全程直播。

属于我们的18岁心愿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又温馨。作为学生代表,王琦第一个上台找回自己的青春印记。小心翼翼地打开当年的心愿卡,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她略带哽咽地分享道:

“考上一所传媒大学。和朋友在一起。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养一条可爱的小狗。过上安静平淡的生活,成熟、长大……”

十年时光让记忆变得有些模糊,但那张泛黄的信纸却清晰记录下她18岁时的心愿。手握心愿卡,王琦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的愿望都实现了!”台下掌声雷动。看着她脸上幸福的笑容,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成年、成才、成家,担负起一份社会责任,现场的老师们也无比欣慰。

远在深圳工作的方博在老师印象中是个调皮男孩,高中时期没少让老师操心。但是,当年的“淘小子”在高中三年迅速成长。最终考取了理想的高校。活动现场的大屏幕上,播放着方博所在班级的集体照,一瞬间,青葱记忆涌上心头。他通过电话连线方式与班主任刘辉老师做了温馨互动,回忆了高中三年的点点滴滴,分享了老师为帮助他提升数学成绩做的很多工作,话语间充满对老师的感激和对母校的思念。

主持人小咣代替方博读出他写在时光胶囊里的秘密:

“趁着自己年轻,努力成为一名演员。然后开一个武馆,找一个心仪的妻子,生两个孩子……”

现场学弟学妹哄堂大笑,也非常好奇他的梦想是否都已实现。方博透露:已找到心仪对象,明年将步入婚礼殿堂。虽然还没实现“当一个演员”的梦想,但他坚定地表示,自己正在一步步朝着向往的生活前行。他鼓励学弟学妹:“一定要为了梦想不懈努力,不管结果怎样,都要积极快乐的生活。”

寻人过程中的惊喜与感动

寻人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令人惊喜的故事。媒体发出邀请的当天,恰是李秀楠举办婚礼的日子。更让人意外的是,新郎迟俊轩是她的高中同班同学。十年前,他们在那场活动中分别写下18岁心愿,虽然心愿卡里并没有提及对方,但十年后,他俩却因为爱情而牵手相伴。这对新人虽然因为正在度蜜月而无法来到活动现场,但这份意外的惊喜,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青春岁月的纯真与美好。小夫妻精心录制了一段VCR,向恩师表达深深谢意,也为学弟学妹送上真挚祝福。“十年时光匆匆而过,我们的愿望已尽数实现。十年来,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收获,如今,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视频中,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不要因为暂时的迷茫而驻足,你们的潜力远超自己的想象。愿你们永远保持向光而行的勇气,勇敢追梦、不负青春!”

活动现场,不仅有当年“故事中的人”,还有往届毕业生代表。2010届毕业生徐健看到“寻人启事”后,决定回母校找寻之前的美好回忆。他将一捧鲜花郑重地送给曾经的班主任老师,感慨地说:“高中三年,当时觉得难熬,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特别珍贵。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努力为梦想拼搏,不留遗憾。”从他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岁月沉淀后的诚恳与真挚,体会到母校在每一个学子心中的特殊地位。

让我们相约下一个十年

十年前的活动还设置了一个“走心”环节——邀请营口春晓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师带来公益辅导讲座。本次活动中,这一环节得以保留。该工作室心理咨询师李文彬以互动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们“乘坐时空胶囊”,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互动游戏结束后,百余名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在校学生——包括来自藏族班的同学纷纷拿起心愿纸,郑重写下对2035年的自己的期待:

“想当一名主持人!”

“十年后的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大音乐家!”

“希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加入篮球校队,成为全国冠军!”

“希望家人平安健康地陪伴在我身边。”

“做一个有担当、善良,有责任感的人。”

“不为自己做的决定后悔!”

“希望十年之后还能和身边的人保持联系。”

……

这些朴实而又充满激情的文字,是新一代学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也是他们向梦想出发的宣言。

十年,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场与时光的约定。十年前,“时光胶囊”封存了200个青春心愿;十年后,它见证了梦想的绽放。而在未来的十年,新的心愿又将等待时间的检验。愿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能在时光的长河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让所有的美好都能在未来一一实现!

1.母校里的欢乐时光。

2.师生回忆。

3.VCR里的祝福。

4.郑重写下心愿卡。

5.心愿上墙。

6.续写下一个十年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