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产业带绘就岸上幸福图景

2025年07月01日

辽河文化产业带上的骑行者。张精兵 摄

本报记者 付宇晴 张精兵

2021年9月,营口市作出建设辽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战略部署,让总长度约42公里的大辽河沿岸华丽转身,重回城市生活中心。营口人与母亲河更亲密的情感正在延续……

从码头喧嚣到市井烟火,营口老港重振旗鼓

临近傍晚,大辽河岸畔的老港市集呈现一番热闹景象。摊主们支起遮阳板、备好食材,为开市做准备。这般热气腾腾的生活图景,正如上个世纪90年代,老港码头聚集着各地商人进行着贸易往来。虽然随着城市的发展,营口老港一度退出航运舞台,但如今,它以全新的面貌重回人们的视野,继续“托举”营口人的生活。

作为辽河文化产业带东段整治的主要工程内容,营口自2023年对老港区实施改造,按照“保护利用、能留尽留”的原则,活化利用工业遗存,实现价值再造,将此地打造成集文化、休闲、商业为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除了今年“五一”假期正式亮相的老港市集,容纳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极限轮滑场地等运动设施的辽河滨河体育公园也已对外开放。老港区还利用工业遗存码头油罐打造油罐特色公园;改造临河房屋设置滨河驿站,计划打造老港历史纪念馆、房车露营地服务中心、文创集合店、河景餐厅等多元业态;将老港2号码头遗留的仓库空间改建为婚礼殿堂,与室外心型草坪组成浪漫的婚纱摄影基地……从“工业建筑”到“生活秀场”,营口老港依托丰富的工业遗存向市民敞开怀抱,展现多姿多彩的文旅融合新场景。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