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近代邮政史(二)

2025年07月11日

清代北方民间通信邮路图。

山东黄县寄营口封。

刘永春

民信局的业务

民信局业务范围包含信函、包裹、汇兑、贸易契、有价证券及报纸杂志等物品的邮寄。因众商家白天经营生意,晚上拢账和沟通经济信息,所以晚间发出的信件较多,民信局的业务承揽可做到走街串巷,昼夜上门服务。如遇到商家信函没有写好的情况,揽件员会耐心等待,尽量将邮件的封发时间延到最后,让所有业务均在当天及时发出。尤其是轮船信局,每天派专人到码头做好出入港船期预报,以备通知商家。这样不但方便用户,也增加了民信局经济收入。

1899年出台的《大清邮政章程》,让民信局在业务中做到有章可循。在收揽业务中,无论何类物品,均登记在册,如有遗失,按价索赔。邮寄业务均享有“挂号信”待遇,所以民信业务极少出现差错。光绪年间,有关《民信局业务十一条》行规在全国普遍执行,相关内容如下:

一、该行业往来银洋货物最为重大,必须殷实之户家方可开设。

二、新开信局必须大排宴席,广邀同行业以冀大众咸知。

三、凡进伙友须押银三百元,方可许做。

四、如伙友难集三百元,至少须一二百元,因局中收送信件关系重大,此详以备不测。

五、该行业向无学生,每局必须添立机司一人,专司局中杂用。

六、薪水每人每年终须一百余元,不分大小。

七、局中例不给饭,各友自出饭金包于厨房,不涉店中之事。

八、寄送各物稍有遗失,何人经手由何人所赔。

九、如寄物件不得任意损坏受潮等,各伙务宜加意留心,免致多有争执。

十、每年以正月初五日寄信开班,五月十三日关帝诞日,此两日各局敬神,互相邀请以通同业和睦之诚。

十一、每年腊月二十三封班,近地二十四封班,各局一律照行。

中国民信业为何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要敬奉关帝?原因是在历史传说中,关羽以忠义无私,英勇诚信为师表,后人崇敬其人为神。民信业所需的正是这种诚信于民的精神,所以行业中敬奉关帝是工作所需。另外,关帝在民俗文化中被视为“武财神”,又有哪个商家不想发财?

营口众多民信局在有章可循的自律行规中业务发展很快,服务态度及诚信度越来越好,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民信局传递路线(上)

民信局传递路线比较复杂。可以说,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民信局人员及“信客”服务在身边。

何为信客?古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商品贸易往来的需要,在偏远地区的民间从事书信及小件物品传递之人。信客以个体出现,无店无照,以诚信为本,昼夜兼程,风雨无阻,爬山涉水,穿梭于民信局与偏远地区,成为民信局的“二传手”,使民信业务更加完善。

营口民信局陆路传递路线,是东北境内一些较大城镇,如辽阳、奉天(沈阳)、锦州、铁岭、买卖街(四平)、宽城子(长春)、船厂(吉林)、通江子(通江口)、哈尔滨、齐齐哈尔、宁古塔(宁安)等城镇。同时还有今天俄罗斯境内的部分地区,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哈巴罗夫斯克)、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等。水路传递的范围除了覆盖辽河流域沿岸城镇、直隶海湾周边大的城镇,如天津、芝罘、蓬莱、黄县(龙口)、威海等,还有江南沿海地区及长江口岸,如宁波、福州、南京、上海、九江、汉口等。正是依靠这些民信局员工及信客,沟通了内陆与沿海经济信息,从而加快了社会进步与发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