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本报记者 韩雅竹
近年来,老边区锚定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紧抓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战略机遇,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塑造特色品牌等方式,不断探索精细化民生服务新路径,用实际行动为“一老一小”群体筑牢幸福根基,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老边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现如今已成为辖区老年人的“第二个家”。 每天,老人们都会三五成群来到这里,或围坐棋盘旁,楚河汉界间切磋技艺;或在健身区舒展筋骨,交流养生心得,氛围热闹温馨。社区负责人介绍,除了丰富的文娱健身项目,社区还会定期组织健康讲座、艺术课堂等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老边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23年,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可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日常保健、棋牌娱乐、助浴等服务,中心设有14个长托床位,并配备日间照料室,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精神与生活需求。
在老边区文星童话幼儿园,路南镇澜湾社区的社区工作者正带领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点亮童趣之光 共绘环保新章”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播放垃圾分类趣味动画、讲故事等方式为孩子们讲解各种类垃圾的特点和投放方式,孩子们还充分发挥创意,将废弃易拉罐做成精致的帆船,感受资源循环利用的魅力。
无论是养老服务中心,还是“童梦缤纷社区行” ,这只是老边区在“一老一小”工作中的点点缩影。近年来,老边区将“一老一小”保障工程列为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持续在政策保障、资源整合、服务创新等方面精准发力。在养老服务方面,老边区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在关爱儿童方面,老边区通过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动态监测机制,有效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帮扶,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民生愿景。
老边区民政局将持续完善“一老一小”民生保障体系,着力打造全龄友好型幸福社区,构建覆盖全区的“公益服务圈”。通过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供给,切实提升“一老一小”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