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6月中旬开始,我市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超过37℃。面对连续预警的极端天气,记者对全市各行业迎战高温酷暑天气进行了持续跟踪采访,在半个多月时间内记录下营口人在极端天气里的奉献、担当和主动作为——

橙色高温下的营口故事

——我市各行业应对高温预警天气 本报记者 仲属宁 文/摄

2025年07月18日

摊铺沥青的一线工人,奋战在高温、烈日下。

农业专家送技术指导到田间。

环卫工人在高温下作业。

近期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挑战。如何应对极端天气的考验,保障农作物生长不受持续高温影响,确保工业企业高质量运行,我市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在促进农业增产、保持工业高质量发展、商贸业持续稳定、服务行业运行顺畅等领域多措并举,同时积极推出保供水、保供电、保安全的一系列办法……

农业 专家田间地头开“凉”方

7月11日一大早,大石桥市高坎镇一户家庭农场内,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发展中心正高级农艺师韩秋香正在田间一边实地查看水稻长势,一边向农户讲解极端高温天气下如何做好应对措施,为农户增产、保丰收“支招”。

韩秋香说:“目前,我市水稻大部分处于拔节期,也就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这时,茎秆快速伸长、幼穗开始分化,水分管理是此期重要的农事操作,直接影响茎秆健壮程度、抗倒伏能力及幼穗发育质量。建议遵循‘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原则,保持水层3—5厘米,这样既能保证土壤湿润以满足茎秆和幼穗生长的水分需求,又通过适度晒田(干湿交替)促进根系下扎,控制基部节间过长以及无效分蘖,增加抗倒伏能力。特别是当温度超过35℃时,田间要保持水层,利用蒸腾作用降低冠层温度,避免水稻遭受高温热害。”

持续高温天气,对我地区葡萄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7月14日,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发展中心农业技术人员来到盖州市九龙地街道,进行高温天气葡萄栽培技术指导。针对当前持续高温天气情况,老专家于天林给种植户讲解高温天气的注意事项:一是高温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湿变化引发裂果,要定时、定点、定量补水,露地葡萄建议每天傍晚或早晨浇水,滴灌每次2—3小时,喷灌约1小时;大棚葡萄可在清晨或上午浇水,避免高温时段操作。若遇持续干旱,可三天浇一次透水,每次控制水量避免裂果;二是高温时段(如正午)需覆盖遮阳网或喷洒降温剂,降低棚内温度。同时摘除副梢,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热量积累;三是在肥料跟进过程中不要单纯地施加氮磷钾,应增施含氨基酸、微生物菌、矿源黄腐酸等生根肥料,保证根系的发展。

我市农业农村局还精准把握农业生产一线的实际困难和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服务举措,确保技术指导落地见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粮食 打响粮仓保卫战

近日,记者了解到,市发改委统筹安排,打响粮仓保卫战,为确保粮食安全上了多重“保险”。

随着高温天气到来,在仓顶和仓壁的长时间热传导、热辐射作用下,储粮仓房内部温度随之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储粮安全。

面对高温大“烤”,我市各储备粮承储企业快速行动:一是增加粮仓巡视频次,密切关注粮温、仓温变化,认真记录分析研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有效处置。二是利用粮情自动检温系统,对仓房存储的粮食温度分层、分区域监测。营口储备粮集团有限公司将一周两次粮情检温调整为每日一检,高温情况下每日两检,确保储备粮安全度夏。三是有效为仓内粮食降温,储粮企业安装制冷空调机,适时采取排气扇通风、空调降温等方式,为储粮仓房提供准低温环境。入夏前,大石桥市沟沿储备粮有限公司全面排查降温减温测温设备,对空调机等粮食仓储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管养,为顺利通过高温“烤”验奠定基础。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有效调控粮仓温度是保证储备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对稳定粮食市场、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市发改委将联合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加大对企业“防暑降温”指导力度。面对即将进入储备粮轮换高峰期实际,组织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把好粮食出入库关口,加强政策性粮食出入库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在高温天气情况下,实现储粮安全和生产安全“双安全”。

工业 织密生产“保障网”

七月营口,热浪灼人。然而,比骄阳更炽热的,是全市工业战线保生产、稳发展的坚定决心。面对持续高温,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靠前指挥,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将“清凉关怀”与“生产护航”精准送达一线。他们化身“清凉使者”与“生产护卫”,以务实的担当作为,确保重点工业企业安全有序运转,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筑牢坚实根基。

在敬业(营口)中板有限公司车间,盐汽水、冰棍是职工们最欢迎的“能量补给”,防暑药品、急救箱触手可及。空调凉风、强力风扇与特意设置的“高温避峰休息区”,共同为职工撑起一片“绿荫”。作业时间根据气温灵活调整,保障员工精力充沛,实现安全与效率双赢。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信局长期以来的技术升级与安全生产理念引导下,企业积极推动智能化改造。近期,炼钢厂4#连铸板坯自动加渣机器人成功投用,不仅显著提升了连铸自动化水平和铸坯质量(如有效控制裂纹),更将工人彻底从过去平均温度高达40℃+、高频率重复劳动且伴有灼伤与机械伤害风险的低效高危环境中解放出来,

实现了“员工体面工作、企业高效运营”的实质飞跃。

在辽宁大红德邻食品有限公司,一座“清凉桥”充满人文关怀。针对500余名跨城通勤职工,18辆定制大客车每日准点运行,有效破解高温通勤难题。在油炸区、维修点等“热力核心”,额外加装的空调、强力风扇与足量解暑汤构筑起立体防线。工休时间弹性调整,让高强度岗位员工得以充分“充电续航”,确保生产线高效稳定运行。

供电 统筹全网资源 满足市民用电

随着持续高温天气的出现,我市也迎来暑期用电高峰。7月10日用电负荷达到340万千瓦,为阶段性用电量最高值,最大电力较6月份增加60万千瓦,日电量增加800万千瓦时。

为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国网营口供电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强化战略思维、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编制印发“一方案、两清单”,扎实落实迎峰度夏电力保供9个方面、36项任务,凝心聚力积极推动电源增发稳供、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电网安全管控、精益运维确保设备安全、精准发力做好供电服务,强化应急处置,同时积极倡导节约用电,全力保障营口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切实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要。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处于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阶段,公司将密切跟踪高温等极端天气过程,统筹全网资源配置,精准开展用电负荷和新能源短期预测,滚动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加强夏季大负荷用电期间电网设备状态监测,强化重点变电站、大型充油设备、重载主变压器运维管理;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等智能手段加强输变配电设备巡检,采取带电作业等“零感知”手段及时消除缺陷隐患,确保电网设备始终良好运行,保障全市人民用电安全。

供水 筑牢供水“安全线”

面对高温挑战,营口水务集团以保供水“不断档”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部署、智能化管理等措施,全力强化供水保障服务,7月份日供水能力较6月份日增加2万立方米,切实筑牢城市供水“安全线”。

营口水务集团第六净水厂承担主城区60%供水任务,在企业净水车间,自动化生产设备正高效运转。作为一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水厂,第六净水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常规处理工艺,向市区管网稳定供水。

为有效应对本轮用水高峰,营口水务集团依托智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对全市供用水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精准实施生产调度。同时,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对水源地、供水车间等关键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供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环卫 优化作业时间

进入7月以来,我市持续高温,主城区多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7℃,市气象台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为确保安全生产与防暑降温工作双落实,结合实际需求,市住建局公共设施维护中心将7月14日至8月18日高温时段一线工人作业时间进行科学调整:

优化作业时间安排。从7月14日起,每日11:30至14:30时段,各环卫所可结合网格化管理,合理减少一线在岗保洁人员数量。对于人流密集区域、易产生垃圾堆积等确需保障的重点地段,可采取“缩短单次作业时长、增加轮换频次”的方式,减少高温环境下的户外作业时长。同时,相关单位最大限度安排机械清扫、高压冲洗、洒水降尘、车辆巡检收包等机械化作业,以此减轻一线保洁人员劳动强度。

严格落实保障措施。该中心要求,各单位需高度重视高温时段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严格按通知要求落实作业时间调整及防暑降温措施。在调整过程中,要同步保障公园管理、绿化养护、市政设施维护等工作正常运转,确保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不脱节。

医保 送关爱 送清凉

为切实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7月11日,市医疗保障局发出倡议,号召各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积极行动,为应对高温酷暑贡献力量。这一倡议很快得到积极响应,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营口市区及鲅鱼圈区环卫工人捐赠3400份防暑降温药剂甘酸祛暑饮,上药(营口)医药有限公司为市区环卫工人捐赠3000支藿香正气水、200瓶风油精。

活动当天,市医保局工作人员、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和上药(营口)医药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一同来到环卫工人作业集中路段及休息点,将一份份药剂递到环卫工人手中。除赠送防暑药剂外,医护人员还现场为环卫工人提供了简单的健康咨询服务,提醒大家高温作业时注意防暑降温,讲解夏季常见中暑症状及急救措施,增强户外作业人员的健康防护意识。此次“送清凉”活动是市医保局应对极端天气主动靠前工作的生动实践,不仅为高温下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送去夏日清凉,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医保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尊重。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持续关注社会各种群体的实际需求,联合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将医保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天气 多雨高温天气持续

本月下旬天气是否会出现极端天气情况?7月16日,记者采访了市气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

据市气象台台长陈海涛介绍,7月6日以来,我市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内部控制,持续高温少雨,风力小湿度大,给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16~17日受高空槽影响,我市有阵雨,最高气温在27℃左右。18~19日受高空槽前控制,我市无降水,气温较高,最高气温沿海30~33℃,其他地区33~35℃。7月下旬(20~30日)我市进入汛期主要降水时段,几乎天天都有降水,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到大暴雨,但是中间会有间隙,呈现有降水时最高气温28℃左右,没有降水时出现30℃及以上的高温。我市即将进入每年“七下八上”汛期主要降水时段,要防范暴雨时带来的城市内涝、交通出行、山区次生灾害、雷雨大风等不利影响,也要防范降水间隙高温高湿对我们的出行、电力、饮食等的不利影响。

在这场高温“大考”中,我市各行业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城市在热浪中平稳运转。虽下旬将迎来雨热交替,但营口人迎战极端天气的担当与智慧,必将持续护航生产生活,书写更多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