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1938年5月26日,叶挺将军率军部进驻安徽省南陵县土塘村。干部战士刚到土塘,就帮助群众打扫房前屋后,收拾猪圈、牛栏,有空就帮群众收麦打场、栽种山芋、砍柴担水、修桥铺路。很快,新四军就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
5月28日,家住土塘村的农户徐逢财刚收割完一块山道旁的麦地(这是土塘村通往三里店集镇的必经之道),第二天上午徐逢财就带着12岁的儿子徐正国到这块麦田整地栽山芋。劳作间,他俩商量靠路边的一畦地不种不栽,以方便新四军行军进出。忽然间,传来一阵马蹄声,回头望去,只见叶挺将军与两位警卫员正下马向这里观望。叶挺向徐逢财挥手高呼:“老哥,你这路旁的一畦地怎么不整啦?”徐逢财说:“这路太窄了,留下路旁一畦地好让你们行军。”叶挺说:“老哥,我知道你的心意是好的,可我们是有纪律的,不能损害群众利益,再说,这下坡骑马不安全,下马牵着走才稳当。老哥,你还是把地给种上吧!”说完,就匆匆赶路去了。
徐逢财知道叶挺将军的心思,但不可误了他们抗日的大事,于是那畦地还是给整成了路。
可第二天下午,徐逢财带着儿子正国去坡地里给山芋苗浇水。一看,地全改回来了,两垄山芋地还全部插了苗,很整齐。连昨天插得不标准的地方也全给改插了,地垄子也给整漂亮了,看上去很是养眼。谁干的?不是行家里手是干不出来的。徐逢财想,肯定又是铁军(当地人习惯了称叶挺的军队为铁军)干的,他们爱为老百姓做好事。
那时候,全村70多户人家,家家都住进了新四军,于是就问住在他们家的战士,战士说:“这种事大家都在做,没人记,也没人问,我们也不知道是谁干的。”当时,徐正国脑子一转说:“一定是叶将军他们干的。”晚饭后,徐逢财父子去了本家徐恩禄家,叶挺住在他家。此时叶挺正在香油灯下批阅文件,一见徐逢财来了,马上放下毛笔,端出凳子,递上凉开水,笑着问道:“老哥,找我有事吗?”徐逢财说:“我想问问,我那山边的地是你帮我又给整回来的吗?”叶挺爽朗地说:“是我和两位战士整的。昨天下午我们从区里开完会回来,见你那块地整成了路,这哪成!你要是少了这两垄地,这一季至少就要损失百多斤山芋,不行,不行。所以今天起早给整回来了。”徐逢财感叹地说:“我说不过你,但你们太辛苦了,本想为你们做点什么,这倒好,反过来却连累了你们,把地和苗比我弄得还好。你是将军,怎么连种地也会?”叶挺高兴地笑着说:“我也是农民出身呀,老家广东惠阳,家父租地11亩,从小我就跟随父亲干农活,这插山芋的活,还是我从父辈那儿传来的。天下穷人是一家,我参军闹革命、打鬼子,就是为我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徐逢财感动得热泪盈眶!
叶挺与两垄山芋地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土塘,传遍了南陵山乡。此后,徐逢财一家都参加了新四军组织的“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
铁军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