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本报记者 迟春宇 曲 原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站前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出“百姓问事日”活动,职能部门负责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零距离解决他们眼下的急难愁盼。居民日子越过越“敞亮”,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有居民反映:往年供暖的时候,晚上家里的温度平均在16至17摄氏度,今年能不能改善一下?
对此,供暖部门工作人员这样回应:如果“不热”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管线有堵塞,另一种情况是供暖的温度压力有问题,或者出现了故障。针对这两种情况,可以先检查一下室内气片,可以适当地放一放气。室外,供暖部门会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检查阀门井和立杠等。
日前,站前区第6期“百姓问事日”活动走进莲花社区,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公安、住建、供暖、燃气等部门,来到居民家门口,边唠家常,边解决大家的烦心事儿。
环境卫生、路灯不亮、树高遮光,小区改造……活动现场,居民咨询积极,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解答诚恳贴心。14件群众诉求,6件现场解决,8件协调推进、限时解决。
据了解,站前区“百姓问事日”活动于今年3月14日正式启动,并将此活动作为一项制度,于每月的14日定期开展。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打破部门壁垒,与公安、司法、住建、人社、民政等部门建立常态沟通机制,根据基层需求组团上门,听诉求、解民忧。无论是小区环境、劳动维权、物业矛盾,还是信访诉求,百姓无需在多部门间“来回跑”,家门口就能精准对接责任单位。
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采取分级、分类解决问题的模式,小问题由社区首办,即刻解决。大问题由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下基层解决。困难问题由上级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通过“百姓问事日”活动,让群众感觉到,他们的事情有人关切、有人解决。
最近,家住站前区南湖小区的黄明华有时间就会到小区绿化带看看新栽种的鸡冠花和月季花。老人告诉记者,3个月的时间,小区绿化带大变样,得益于“百姓问事日”活动。如今,垃圾荒草被2200余株鲜花、花苗取代,小区里也有了风景。居民们都说,“这真是给百姓办了实事,办了好事。”
站前区建丰街道南湖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百姓问事日”活动,咱老百姓的事能更快速更高效地解决,大家更加积极地投入社区建设和治理中,凝聚力更强了。
一事一解决,事事有回音。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把群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建立了台账,针对问题是否解决、百姓是否满意、问题是否反弹,建立了电话沟通、实地查验、谈话追踪、联动协调等一系列工作机制。截至目前,站前区“百姓问事日”活动共举办6期,收集群众反映问题102件,已办结92件,10件正在推进解决。
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孙海杰介绍,他们将把“百姓问事日”活动常态化,建立动态式管理台账,对应老百姓需求,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反馈、没有解决的问题要制订相关方案,把辖区内志愿者、社会工作人才,包括企业党员干部全部联动起来,真正凝聚大家服务群众的核心力量,把老百姓的问题解决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