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东工委营口支部的隐蔽斗争

2025年08月22日

张霖夫妇。

东工委营口支部。

卜昭敏

1942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际。为了有效开展东北敌占区的工作,中共中央决定在晋察冀解放区组建东北工作委员会(简称东工委),主要任务是训练干部,派到东北的城市和农村,开展秘密的建党工作,为反攻日军做准备。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中共中央组织部选调一部分东北籍或在东北有社会关系、熟悉东北情况的干部,参加秘密工作训练班培训。张霖、边江入选秘密工作训练班。

张霖,男,原名张绵世,1911年生,原籍辽宁省锦县,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边江,女,原名卜如馥、卜芳洲,1915年生,原籍河北省安国县,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边江的父亲卜介仁在营口市开设“宝和堂”药店,边江有条件在营口立足。张霖、边江在训练班学习期间,组织上从便于隐蔽考虑,介绍并批准张霖、边江于1942年底结为夫妇。1943年1月,东工委派边江到营口,了解在营口从事秘密工作的条件,并做其父母的工作,同意张霖、边江到营口“定居”。1943年4月初,张霖、边江带上“良民证”,办理了“出国证”,来到营口“定居”。张霖、边江于1943年5月底来到营口市,秘密开展党的工作,筹建党的组织。

张霖、边江到营口后,暂住“宝和堂”药店。张霖以药店账房先生的身份为掩护,了解和掌握营口及周边情况。张霖在“宝和堂”药店工作一段时间后,根据东工委关于在知识分子中开展工作、发展党员的精神,于1943年秋通过其岳父卜介仁的关系,到营口市公立承德国民优级学校当教员,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继续开展党的地下活动。边江以家庭主妇的身份,协助张霖工作。他们遵照上级党组织“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秘密工作原则,积极、谨慎、稳妥地开展工作。

张霖、边江重点在进步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开展秘密工作,发展党的组织。营口市第一国民高等学校在营口是最有影响的学校之一,虽然日伪当局严加控制,但绝大多数学生和教职员工都是爱国的,具有强烈的反满抗日思想。在这里,开展党的秘密工作比较有利。因此,张霖和边江决定在“营一高”发展党员。边江的弟弟卜昭敏,在“营一高”同学中有一定影响力。经过张霖和边江的培养教育,卜昭敏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为地下党组织收集到一些政治、经济情报,1943年8月,经张霖、边江的介绍,卜昭敏加入中国共产党。陶冶(女,原名卜如珍)是边江的妹妹,在营口邮政局工作。同年11月,陶冶被发展入党。入党后,陶冶不仅积极参加支部活动,还秘密在营口邮政局开展革命活动。在张霖、边江潜入营口的当年,经东工委批准成立了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东北工作委员会营口支部,张霖任支部书记。

东工委营口支部成立后,在“营一高”,通过课上课下等多种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接触一些进步师生,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增强民族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很快又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学生和教师,培养了一批党的积极分子。根据党的长期潜伏的工作原则和隐蔽斗争的需要,张霖和边江十分注意工作策略和方法,逐步开展工作,既不放过有利条件,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又特别注重在隐蔽斗争中为革命积蓄力量。张霖刚到营口不久,便以其岳父的名义宴请几位“营一高”伪军少校军事教官,利用这些教官在“营一高”为卜昭敏作“挡风墙”。1944年夏,从伪满洲国新京(今长春)来了两名自称“皇族”的青年人,横行霸道,殴打“营一高”的学生,遭到学生的反抗,一些学生因此被抓捕。卜昭敏带领部分学生出面交涉时,请出少校教官周旋,将被抓学生营救出来,使伪警察汉奸借机邀功之举成为泡影。日伪当局还强迫学生“勤劳奉仕”修大坝,卜昭敏组织地下党员策动同学怠工、逃跑,抵制。

张霖在营口市公立承德国民优级学校任教期间,了解到青年教师吕品因受日本人污辱,有强烈的反满抗日情绪,便找吕品谈心,在一起探讨、交流救国救民之路,议论对战争时局的看法,还用五四运动、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精神对吕品进行教育、引导,使吕品认识到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团结受苦人真正抗日,实现全民族解放。经张霖介绍,吕品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积极投身地下斗争。

1944年,张霖到营口同心小学任教,更加广泛地接触小学教师,对日伪统治下的知识分子思想状况做了调查。他经常和要求进步的教师在一起秘密研讨国际国内形势,探讨中国的命运和前途。通过探讨问题和谈心,向青年传播爱国思想,增强其民族观念,向他们宣传反满抗日思想,坚定必将取得抗日胜利的信念。张霖发现学校校长敬毓钟有很强的爱国意识,便经常和他一起交谈,还借给他进步书籍。后来,敬毓钟积极掩护张霖的活动,在张霖因地下工作需要请假时,为张霖代课。日伪警宪到学校调查张霖的活动时,敬毓钟沉着应对,保护了张霖。1945年4月,张霖、边江奉命回晋察冀分局东工委汇报工作,敬毓钟冒着危险为张霖办理了退职手续。

到1944年底,卜昭敏先后在同学中发展了马洪权、汪迟(王振朝)、房仁民3名党员,张霖发展了吕品(吕鸿训),汪迟又发展了于济民(于庆恩)入党。至此,营口支部共有9名党员。这些党员团结并影响了一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抗战胜利后营口迅速建立起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积蓄了力量,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