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5日
图一 熊岳古城内火车站站前广场。 图二 从城内望去,可以清晰看到东城门。 图三熊岳古城东城门的瓮城。
白 旭
近日,营口籍资深收藏家杨新涛展示了一批关于熊岳古城的历史明信片,其中有几张明信片从未曾见,场景包括熊岳古城火车站站前广场以及熊岳古城东城门。
杨新涛介绍,这些明信片是从大连市一位老收藏家手里收来的,据说是他爷爷当年在盖平县当邮差时留下来的。
熊岳古城目前存有一座“绥德门”,民间称为北城门。此城门于2001年重新维修,保存较好,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城门叫“迎熏门”,后期被毁,仅能见残石条遗迹。古城整体呈方形,城的四角略成弧形内收。西城墙北端残存城墙长约8米,残高约2米;东城墙残存约有100米,可见青砖构筑的墙体,最高残存约2.5米。南北城墙均已不存。
熊岳古城城墙修筑时以大条石为基础,上砌筑大青砖,为内外包砖、中间填土的明代筑城方法。城墙宽约8.5米,白灰口抹缝,灰口厚约2厘米。青砖的规格为长40厘米、宽19厘米、厚10厘米。
近代史料一直只记载熊岳古城有南北两个城门。但是,笔者在查阅民国时期资料发现,熊岳古城除了有南北两个城门外,还有一个东城门。此资料上介绍:熊岳户数九百余,人口约三千人,有南、北、东三个城门(《简易满洲案内记》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 昭和13年版)。
按照天圆地方的传统,古人筑城时,如果城池不大,一般都会设置四个城门出入,为何熊岳古城独独没有西门?
离熊岳古城不远的盖州古城就没有西城门。《盖平县志》记载: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重修盖州城时,因西门逼近海岸,地多碱卤……遂填闭之,清光绪季年(公元1908年)城西八里修铁路而复启之。复州古城(位于今大连市瓦房店市)同样没有西门,因海寇(倭寇)盛行,故不设(《复州县志》1920年版)。从中或可窥见熊岳古城不设西门的原因。
虽然熊岳古城没有西城门,但其东城门确实曾存在。如今,从两张老明信片中照片的拍摄角度来看,一张摄于熊岳古城东城门瓮城外,照片上清晰地标注着“熊岳城 东门附近”字样。另一张明信片中的照片是从城内向城门方向拍摄,因为当时南北城门皆有门楼,可判断出照片中远处的城门应该就是熊岳古城东城门。后来东城门毁于何时?为何不见诸于之前的史料中?原因尚不得知。
杨新涛表示,多年来,他依据史料推断,熊岳古城应该存在东门,却始终未得影像佐证。直到偶然见到这张熊岳古城东城门照片,那种从文字记载跃入现实的震撼感,简直像穿越了时光隧道,此刻被照片定格成触手可及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