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战火青春 嘱青年奋进

2025年09月09日

本报记者 程靖雅 孙 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们身边,两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刘君明和杨玉峰,带来了他们不一样的战火青春回忆,追忆感念过往,嘱青年奋勇前行。

9月3日,家住盖州市西海街道办事处庄林村年近百岁的抗战老战士刘君明精神矍铄,早早穿戴整齐,端坐在电视机前,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当铿锵的军乐响起,受阅方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时,刘君明缓缓挺直佝偻的脊背,眼神紧紧盯着屏幕,双手不时摩挲胸前的奖章,眼里满是激动与感慨。听到电视中传来的熟悉旋律,他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经典抗战老歌《松花江上》。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的歌声依旧铿锵有力、令人动容。

刘君明18岁参军,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战,到解放战争中的攻坚战,再到抗美援朝战场保家卫国,他跟随部队辗转多地,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拼搏、保家卫国。阳光下,老人胸前佩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熠熠生辉。

另一路记者前去探访抗战老兵杨玉峰的住所。99岁的老人仍保持着军人的生活习惯,每天收看新闻节目。

1943年,杨玉峰担任儿童团团长,次年加入地方民兵,主要负责埋设地雷等任务。1945年6月,他参加反攻营后自动入伍,1955年1月转业分配到我市工作。

“解放东北纪念章”“辽沈战役奖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杨老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十几枚被他视若珍宝、记录着他不平凡往昔的纪念章。它们虽略有磨损,却依旧闪亮。杨老说,有一些纪念章在战乱中遗失了。但战友们冲锋的身影、阵地上扬起的尘土,还有那些永远留在战火中的年轻面庞,永远记在脑中。

当年同杨玉峰一起参加八路军的8名同村伙伴,只有他一人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杨玉峰老人说,“想起他们,我时常流泪,也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常常嘱咐青年人要莫忘历史,牢记使命,抓住机遇,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