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锦囊助学子蓄力出发

2025年09月09日

新学期的航船已经扬帆,个别学生仍在回味假期的惬意,或惦记未尽的游戏——别担心,这些都是常见的“开学综合征”。为帮助学子们平稳过渡,心理教师建议从情绪管理、作息调整、健康饮食、体育锻炼、人际交往及学习规划六大方面入手,为新学期积蓄“心”力量。

对话心情 告别焦虑

面对开学带来的复杂情绪,不必否定或隐藏。心理教师建议,可通过自我提问识别焦虑根源:“是担心新学科难度,还是舍不得假期自由?”将具体顾虑书面表达同样有效,如“害怕数学课跟不上”或“担心与新同桌相处”。若情绪持续低落,不妨与父母、朋友或老师倾诉——一句鼓励、一个拥抱,都能有效驱散负面情绪。

调整作息 回归正轨

假期熬夜、晚起的习惯易导致开学后精神不振。我们建议采取渐进式调整:每日提前15分钟就寝和起床。夜晚辅以轻柔音乐放松大脑,清晨借助自然光照与轻度活动(如拉伸)加速身体向“清醒模式”转换。持续数日后,不仅早起更轻松,课堂专注力也将显著提升。

健康饮食 补足元气

告别假期的零食饮料,需重塑饮食结构,早餐推荐鸡蛋、牛奶与全麦面包的组合;午、晚餐应以蔬菜、鱼肉及豆制品为主,减少油炸辛辣食物以避免肠胃不适。备餐可选用苹果、香蕉或坚果替代高糖零食,同时保证充足温水摄入,避免用奶茶或碳酸饮料替代,以维持身体清爽与学习活力。

坚持锻炼 激活状态

久坐学习易导致疲惫,定期锻炼至关重要。晨间慢跑、课间跳绳或拉伸操等轻度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是调节情绪的有效方式。学生可结伴运动,如操场慢跑时感受秋风拂面,将锻炼转化为社交与放松的双重体验。

真诚交往 收获温暖

主动交往是融入新环境的关键。一句问候可能开启一段友谊,与同学分享假期趣事则可深化情感联结。遇到困扰时,向同伴倾诉而非独自承受,集体支持往往能更快化解烦恼。同时,乐于助人(如讲解难题、共享文具)也能营造温暖积极的班级氛围。

规划学习 明确方向

面对新课业,建议从目标拆解入手:明确学期重点突破学科、每日单词背诵量或周度知识点掌握计划。将大目标分解为“今日背10个单词”“本周攻克一元一次方程”等可量化任务,每完成一项标记进度,积累成就感。课堂认真听讲、疑难问题及时记录并求助,以及写作业时保持专注,均是提升效率的核心策略。

愿每位学子以焕然一新的“心”状态,在新征程上稳步前行,向着充满希望的未来坚定出发!

站前区青年小学教育集团

心理教师 冯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