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6日
新华社记者
镌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伟大精神,注定在历史长河中永绽光芒。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站在离国旗最近的地方,青春学子们深情唱响一首首经典抗战歌曲。动人的歌声响彻神州大地,唱进亿万中华儿女心中。
山河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人们。
5098天、14载艰苦卓绝,改写了一个国家积贫积弱的命运,铸就了一个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只有经历血与火的洗礼,才能孕育伟大抗战精神。
这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号召直抵人心、启迪未来——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伟大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挺立威武不屈的精神脊梁
天安门广场,巍然矗立的“钢铁长城”主题景观,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阅兵仪式上震天撼地的呼声,激荡着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澎湃心潮。
重要历史节点,盛大纪念活动,给人以深刻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在人类和平正义事业的史册上,伟大抗战精神镌刻下无限荣光。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