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工会四季情 服务促振兴”2025年市总工会送清凉走访慰问活动。
“五四薪火·青春同行”营口青年游营口文旅徒步走暨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
辽宁省妇联暨营口市妇联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故事会现场。
海丹青
前章: 振兴的和声,激荡大辽河之滨
辽水之畔,营口之滨,云腾腾川流旷达天地之阔,风邈邈吹送万里金鳞之波。这座曾以港口与工业闻名的城市,在新时代的晨曦中,正聆听着一场关乎振兴与未来的宏大叙事。国庆金秋,“凝心聚力跟党走·踔厉奋发向未来”营口市群团组织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故事会在营口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十四面风帆涌起,
猎猎旗帜诉说赤子的衷肠。
看啊!
全面振兴的号角还在浪花里回响,
十四面风帆正鼓满东风浩荡!
224万双手共同执桨,
北纬40度的‘振兴号’就此起航!……”
诗朗诵的和声穿透时空,带我们回望营口十四家群团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群策群力、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砥砺奋进之路。
引领:
信仰如灯塔,照亮奋进之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同灯塔指引航船。2022年12月,辽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掌声犹在耳畔,以超常规举措推动东北振兴的“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成为2023年两会热词。2023年的春天,《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经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就此打响。在这幅波澜壮阔的振兴图景中,呈现出独特而温暖的时代群像。他们并非决策中枢,却联通着四面八方;他们不是创造产值的最终执行者,却涵养着提档升级的源头活水。他们,就是来自营口群团组织的劳动者、建设者、奉献者。他们是纽带,是桥梁,是嵌入社会肌理中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是将党的温暖送达群众心坎的每一位平凡人。他们的故事,是营口振兴交响曲中最为深沉而激昂的乐章。
三年来,来自营口群团组织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以“夏日般的火热”投身建设,与224万营口人民一起,唱响新时代文明之歌、高质量发展之歌、全面振兴之歌。在5400多平方公里营口热土之上,全市十四家群团组织——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文联、市科协、市社科联、市残联、市侨联、市台联、市红十字会、市法学会、市贸促会、市工商联、市关工委,凝心聚力、驰而不息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以劳模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以劳动者使命担当民族振兴之任,持续在科技创新最前沿、经济建设主战场、社会建设新领域、文化发展大舞台、基层实践大熔炉中书写助力振兴的无悔答卷,释放新时代劳动者的奋斗光芒!
攻坚:
奋进的洪流,激荡振兴活力
振兴之路,从无坦途。它需要攻坚克难的勇气,更需要开拓创新的智慧。营口群团组织正是这奋进洪流中澎湃激昂的一股股强劲的支流,将振兴的首要重任,锚定在人心凝聚、精神挺立的决胜高地之上。
市总工会纵横联动,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市国有企业产业工作专题培训,启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5个工作室被命名为省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成功争取到省总工会资金支持60万元,汇聚起助力振兴的恢弘力量。在市总工会推动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现场,正高级工程师李正潮正全神贯注,将手中的精密仪器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为一体。他深知,这不仅是个人技能的“身份证”,更是产业工人迈向更高平台的金钥匙。当他所在的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省级工作室时,他和工友们紧紧相拥。“咱们‘营口制造’的招牌,得靠咱一锤一锤敲得更响!这既要咱吃得了苦、埋头去干,更要静下心钻研学习,求真务实!从一名农民产业工人成长成为“全国劳动模范”;从技术员成长为正高级工程师,每一步都离不开总工会的支持与帮助!”李正潮激动地说。
在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快递、网约配送员、消防和统计行业等技能大赛的赛场上,优秀技术工人相继获奖、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线下线上招聘会与应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选会同步推进,市总工会和团市委的干部们化身“就业红娘”,推动线上线下多重渠道联动,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求职者与适配岗位“喜结良缘”。8000余个就业岗位点亮置业梦想,14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一位通过“青年招聘会”找到心仪工作的大学生激动地说:“营口这座城市给了我人生的机会,我要留在这里,为它的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市总工会的会议室里,“第一议题”学习氛围总是格外浓厚。理论的光芒并未止步于机关围墙,而是化作了劳模宣讲团深入车间厂矿的铿锵之声,化作了“五一宣传月”里、《辽宁日报》专版上那些闪烁着汗水和智慧的文字。优秀老科技工作者任传鉴动情地说:“咱心里亮堂,手上才有力量。国家想着我们,我们就得为振兴竭尽全力!”这朴素的话语,是理论武装结出最饱满的果实,是信仰引领奋进的内生力量。
阳光普照的辽河公园暖意涌动,团市委组织的“五四薪火·青春同行”文旅徒步走活动,如同青春的河流,奔腾着800余名团员青年的朝气和理想。他们走过记载城市历史的旧址,更迈向承载未来的发展长廊,红色基因与时代梦想在这一刻完成了跨越时空的交接,熔铸出青春洋溢的时代畅想。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里,清明时节的细雨沾湿了青少年的衣襟,更浸润了他们的心房。在国家安全主题团日、清明祭英烈及“志始新担当,挺膺向未来”成人节活动的现场,2000余名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立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从心底迸发出助力振兴的共同意志与愿望。在自身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团市委将思想引导、组织协调、资源共享融为一体,组织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及会员企业,深入学习贯彻6月18日市委书记姚华明到市青企协调研和在青年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大范围掀起政企、校企、企业间深化合作的热潮。会员企业在联动中凝心聚力,推动产业升级配套、拓宽金融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引进培育进程,与“青年文明号”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学习交流活动协同发力,感召“青年文明号”岗位能手砥砺建功、开拓创新。决胜之年,一场场大学生就业座谈活动与青年招聘会亮点纷呈,679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实现梦想与价值的“双向奔赴”,成就人生理想。
星辰长河遥相呼应,市妇联开展线上就业直播带岗、探岗活动,依托百余家女性用工企业发布女性建功岗位498个,让在营口生活的妇女姐妹优化职业规划,找回人生自信。在知识内容覆盖广泛的系列大型职业技能培训中,300余名女性劳动者通过奋发进取实现就业返岗。在广袤的乡村和社区,市妇联“大辽姐姐”宣讲团的身影格外忙碌。她们将“红头文件”变成“家常话”,把党的政策与妇女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激活“知行合一”的奋进篇章。农艺师韩秋香听了“她说家乡好”视频讲座,清晰意识到庭院经济创造的产值,同样是营口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种“被看见、被认可”的价值感,点燃了无数平凡个体心中的星火。“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村庄。市妇联的技术培训教会我们引进新稻种,市科协提供给我们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今年,我们村庄稼的亩产提高了20%!”韩秋香的话语中满是科技赋能的力量与感恩之情。
“科创中国”平台上,数字随时间的流动跳动不息:入驻专家1869人,机构226家,发布成果426项……这些精确的数字背后,是火热的技术对接与产学研融合共赢的硕果。市科协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利用“科创中国”国家公共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瞄准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共赢方向。通过平台找到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设备医生”王利明感慨:“就像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一束光,群团组织搭建的桥梁,救活了我们一个个项目,也盘活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思路。前不久我们利用创新技术,改进液压系统的毛病,让油泵的作业效率提高了5%,一年能为公司多创造几十万效益。看到设备平稳运行,生产顺利进行,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工程师李刚同样振奋:“国外能做的,我们能做;国外不能做的,我们也能做!我们的企业在营口,这片土地培养了我们,我们必须为她争口气!当科研创新数据诞生时,我们科技团队眼圈儿都红了。这不是个人的成绩,而是背后无数科技工作者共同协作的成绩,更是营口群团组织支持的成果!只有把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营口的产业筋骨才能更强壮!”
守护:
初心践使命,维护安全稳定
平安,是振兴发展的基石。在有效发挥群团组织参与安全生产、社会治理作用的大胆开拓中,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专项活动,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于每一位职工心中。通过有奖报告、隐患排查、技能培训,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与能力大幅度提升。在市妇联深入推进的“百县(区)千案”暖心行动中,百余场法治宣传及心理团训使8000余名妇女群众受益,妇联调解员穿梭于家庭与社区之间,推动信访和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将潜在的矛盾消弭于无形。决胜之年,营口市“百县(区)千案”暖心行动七项指标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二,市妇联也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市级妇联组织,应邀在全省推进会上开展经验交流。市妇联优秀代表,作为全省唯一的市级代表站在省级经验交流会讲台上,将广大妇联工作者在基层深耕的毅力与坚持展现无遗,赢得了强烈共鸣与热烈掌声。在排查化解残疾人领域矛盾风险一线,市残联持续枕戈待旦、24小时接待残疾人来电来访;全市各级红十字会普及传授了救护知识与能力培训技能,全市学校、机关、企业、农村等领域的1.5万余名群众受益,实现持证救护培训3345人的傲人成绩;各级关工委、共青团组织持续强化普法教育,“五老”们如同守护精神家园的园丁,带领孩子们走进“老少同游六地,共学五史”学习教育,与共青团代表们一起,将厚重的历史化为生动的故事,让学法用法意识在广大青少年脑中筑牢,凝聚未来发展的青春希望。来自市关工委的一位退休教师动情地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红色的血脉,在孩子们身上流淌,让振兴的接力棒,在祖国花朵的手中持续发光!”
仰望:
榜样的力量,激发磅礴合力
楷模力量撼山河,浩然正气贯长虹。营口市通过典型事迹宣讲、风采展示等方式助力决战决胜,让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在营口大地蔚然成风。全国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向上向善好青年……这些从营口沃土中成长起来的先进典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他们的故事被写成报告、编成剧目,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丰碑,让心怀“奋勇前行”的信念,在营口大地广为传唱。营口市严格评选标准、推荐程序、工作纪律,广泛开展各类评选表彰工作,为助力振兴发展选好榜样、立好标杆、树好导向。决胜之年,营口市5人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1人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西市公安分局杨羽、盖州市“太阳花”未检团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营口航标处财务会计科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辅导员”,1个少先队大队和1个中队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3人被评为“辽宁向上向善好青年”……灿若星河的奖项,创下了营口荣膺全国重要表彰人数最多的历史新高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