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服务 情暖民心

2025年10月17日

9月22日,营口新闻传媒中心专刊部记者接到西市区正元小区2号楼居民朱女士求助电话。朱女士说:“家里下水管道又堵了,以前曾找过多个部门维修,希望记者能帮忙协调相关部门,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了解到,朱女士今年74岁,独自居住,眼睛和腿脚都不太好。她住三楼,楼上还有三户居民,因为下水管道堵塞,每到做饭时间,朱女士都发愁,“我眼睛不好使,有一天,没注意厨房里冒了那么多水,还摔了一跤,真是又急又上火。眼瞅着要放假了,这个节可怎么过呀?”

带着问题,记者联系到西市区滨海街道办事处分管城建的相关人员。经了解,朱女士反映的情况比较特殊,她所在的居民楼,一楼是诊所,二楼是图书馆,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朱女士家厨房下水管堵塞,前期修过几次,但效果不理想,目前社区也帮不上太多忙。另外,维修费用也是问题。记者又与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取得联系,对方表示,会想办法尽快解决这几户群众的问题。

9月29日,记者再次接到朱女士的电话。她说,在街道办事处的积极争取和帮助下,居民楼的下水管线改造已经准备开工了,但是没有审批不让施工。

了解情况后,记者又与市住建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取得联系,说明了情况特殊之处:如果层层审批,估计下水管线改造工作要拖到“两节”后。对方表示,基于特殊情况,会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特事特办,为这几户居民下水管线改造“开绿灯”。

9月30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施工改造现场,看到现场已恢复如初,朱女士和楼上几家住户的下水管线改造工作圆满完成。

10月10日,朱女士和楼上居民代表来到营口新闻传媒中心,将一面写有“真情采访办实事 情系百姓暖民心”的锦旗送到专刊部,对记者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热心为民服务的工作表示感谢。

本报记者 裴育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