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张晶鑫 于海洋
5月24日至26日,我市在“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辽宁省文体旅融合发展交流活动中,向全国观众和游客展示了近年来我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场景、新业态。
5月25日,2024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活动组织省内各地和沈抚新区的优质文体旅资源进行展示,拓展合作交流空间,营造“沉浸式”交流互动体验。向全国展示辽宁的特色旅游文化,以文促旅,以旅兴商,推动文体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本报讯 记者于小淳报道 昨天上午,2024年营口市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创新成果展启动仪式在市图书大厦举行,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仪式上,10家2023年度营口市科普基地获授牌;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市科学技术馆代表围绕工作实际与科技科普工作成果进行交流分享。科技创新成果展览通过重大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及农社科技创新成果等展示了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
本报讯 市住建局公共设施维护中心未雨绸缪,全力做好汛前排水设施维护工作,为城市安全度汛保驾护航。
按照市政设施维护计划和精细化养护目标要求,市住建局公共设施维护中心持续加大排水管网清疏力度,采取全面疏通与重点疏通、机械清淤与人工清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排水管网畅通。近两个月,累计疏通管道2.67万米,清掏排水井和检查井6966座次、维修95座,更换各类井盖22套。同时,重点对各排水泵站的机泵、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辅助配件进行功能检修和清洁保养,对进水池、拦污格栅进行全面清理,提升汛期排水输送效率、确保设施运行安全。
本报讯 记者韩雅竹报道 5月27日,坐落在老边区的辽宁和兴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3万吨新型耐火制品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辽宁和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耐火材料生产及销售的民营企业。本次开工的年产23万吨新型耐火制品项目是老边区边城镇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 ,项目落户以来,边城镇对其实行全程服务,确保项目高效推进。该项目占地6.7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项目将整体规划建设办公楼、附件楼、电干燥窑、燃气干燥窑、燃气回转窑。项目建成后,将年产8万吨定型耐火制品、5万吨不定型耐火制品、5万吨清洁再生原料、2万吨预制件、3万吨合成渣耐火制品,同时有效解决传统镁碳砖的增碳问题,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本报讯 记者邓宏伟报道 5月24日,由市委宣传部、省盲协、市残联联合主办的“爱电影 聚民心”光明影院活动在万达影城举行。
此次观看的影片《你是我的英雄》改编自福建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的真实故事。解说员利用电影留白的间隙,用生动的语言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再现这支由志愿者所组成的民间救援队克服各种艰辛险阻,以无私奉献的中国式救助,完成一次次惊心动魄而又温暖人心的救援行动。
本报讯 日前,我市在2023年度辽宁省“大禹杯”竞赛市级评比中,被评为“好”等次,与朝阳市、本溪市、辽阳市位于第一方阵;鲅鱼圈区在区级评比中,被评为“好”等次;大石桥市(县)、盖州市(县)在县级评比中,被评为“较好”等次。
过去一年,全市水利系统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引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在水利工程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河长制工作、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利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营口灌区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标准化管理灌区;大辽河沿岸水利风景区被评定为省级水利风景区;营口水土保持监测站成功申报国家站,代表省政府、市政府,省水利厅高质量完成国家级监督检查和评估10余次,高质量完成省“大禹杯”考核指标和目标任务。这是我市自2019年以来第5次获得全省“大禹杯”竞赛“好”等次。随 力
本报讯 记者于海洋报道 近年来,鲅鱼圈区芦屯镇芦屯站村将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融入村规民约中,培育文明乡风。
芦屯站村“两委”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线上微信群、线下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构建“村‘两委’成员引领、党员带头、包村干部协助、村民参与”的四级工作机制,并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积极推进村规民约修订,最终形成包含社会治安、清洁乡村、村风民俗、邻里关系等6方面共23条村规民约,把村规民约作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行为准则之一。
本报讯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盖州监管支局、盖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和经侦大队、中国平安财产保险盖州支公司在盖州市万福镇贵子沟村委会联合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知识“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反电信诈骗、打击非法集资(传销)、打击保险诈骗“公益金融大讲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