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讯 “村里在落实(困难)群众补贴上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补贴发放是否公开透明?都发到群众手上了吗?”在大石桥市黄土岭镇汤而沟村,大石桥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面对面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了解情况。
实行村干部“一肩挑”,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廉政风险也随之增大。为防止“一肩挑”变为“一言堂”,大石桥市纪委监委对“一肩挑”人员开展常态化监督,紧盯村级小微权力运行,通过深入基层蹲点调研、明察暗访,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本报讯 记者于小淳报道 7月10日上午,2023中国·营口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2024中国·营口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营口科技市场举行,2023年大赛初创组、成长组获奖企业受到表彰,2024年赛事方案正式公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推进我市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和科技人才引育方面持续发力,为我市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
本报讯 记者刘征报道 日前,国网营口供电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到大石桥市旗口镇开展延伸服务,对当地禽类养殖基地的用电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在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电力服务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大石桥市旗口镇的禽类养殖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仅在后会村和腰会村,禽类养殖户就有200余户,年产值近亿元,是当地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供应的持续和稳定对养殖户越发重要。
本报讯 记者董雪报道 7月10日上午,由农工党营口市委促成的项目落地营口辽河经济开发区,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农工党营口市委积极推进市委统战部开展的“统战资源进园区,结对攻坚促发展”活动,主动与营口辽河经济开发区对接,就医药卫生、生态环境、农产品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进行洽谈。农工党营口市委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帮助园区做好“三招三引”,进一步帮助园区扩市场、增效益,促成营口市禾晟实业有限公司机械制造项目搬迁到营口辽河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促成拟投资2000万元的营口万通问鼎硼泥资源化利用生产中微量元素肥项目、拟投资1000万元的临空科技实业(辽宁)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落地营口辽河经济开发区。
本报讯 记者张宝全报道 7月7日上午,盖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营口海警局盖州市工作站、营口海事局盖州市海事处等有关单位,在团山街道办事处光辉村对伏季休渔以来查获的8艘“三无”船舶进行集中拆解,有效遏制涉渔“三无”船舶回流海上作业,维护伏季休渔期间海上正常生产秩序,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本报讯 记者韩雅竹报道 在人们的印象里,猪应该养在圈里,缩小活动空间,少动多吃,养膘增肉。但是,在营口市谦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藏香猪养殖基地,猪不是养在圈里,而是奔跑在漫山遍野,这种养殖方法能赚钱吗?
走进营口市谦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藏香猪养殖基地,上千头藏香猪在各自领地悠闲活动。有的在“追逐嬉戏”,有的在“觅食泡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藏香猪虽然从高原地区引进,但经过8年多的改良,目前已经完全能适应营口地区的自然环境。
本报讯 记者肖南报道 有观点认为,如果把中国医疗体系比作金字塔,城市大医院就是塔尖,基层医院就是塔底。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我市基层医院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在完善医院功能建设、深化分级诊疗、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做好慢性病管理等方面持续用力,将服务模式从“被动等待服务”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将健康理念从“疾病诊疗”转变为“健康管理”,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织密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医院。
本报讯 记者叶梦报道 日前,市农业工程学校举办2024年学生实习宣讲会,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实习政策的同时,还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提供全面、精准的实习指导。
宣讲会上,海尔之家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荆门分公司和宁波吉利汽车杭州湾基地等8家实习单位,分别向在校学生介绍企业基本情况、实习期待遇以及今后的职业规划。企业还就学生们关心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实习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对即将面临的实习工作有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