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徐靖伟
日前,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公布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名单,其中国家女子曲棍球队共19名运动员参赛,营口籍曲棍球运动员陈阳赫然在列。她将再次披上国家队战袍,为国出征。
陈阳,1997年出生,2010年进入营口市体育运动学校接受专业曲棍球训练,师从该校曲棍球教练李忠元。因训练刻苦、表现优异,一年后即入选国家少年女子曲棍球集训队。之后进入辽宁省女子曲棍球队和中国女子曲棍球队,2014年随国家青年队获得青奥会女子曲棍球金牌。2021年,陈阳随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征战东京奥运会,奋勇拼搏,为国争光。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陈阳所在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决赛中以2:0战胜宿敌韩国队,勇夺女子曲棍球冠军,锁定了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炎炎夏日,最受人们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便是游泳。游泳既清爽舒适,又具备提高心肺功能、缓解身心压力等多重健康益处,可谓绝佳的“避暑运动”。按照姿势,游泳运动主要分为蝶泳、蛙泳、仰泳和自由泳。不同泳姿有其独特优势,适用人群和运动效果也有差异。如果游泳后觉得很累或颈酸背痛,很可能是因为没有采用正确的姿势。通过选择合适的泳姿,能有效规避这一问题,帮助减少各种运动伤痛的发生。
中国举重队作为一支“王者之师”,自1984年至今,已经夺得38枚奥运金牌,战绩辉煌。在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更是夺得7金1银,完美诠释了中国力量的“光荣与梦想”。
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由于缩减比赛级别和各协会满额参赛人数,中国队派出男、女队各三人出征,分别为李发彬、石智勇、侯志慧、李雯雯共四位奥运冠军,以及刘焕华和罗诗芳这两名新锐,他们将参加六个级别的争夺。中国队这份参赛名单既结合队员的自身状态与大赛经验进行了考量,又对各级别竞争对手的近期表现做了仔细对比,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氧气是人体“必需品”,细胞需从血液中吸取氧气为身体大大小小的活动供能。稍微一动就感到筋疲力尽,往往是氧气摄入量太低的表现。合格的摄氧量水平对保证机体有序运转、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教研室博士后、讲师徐大员介绍,最大摄氧量是评估机体缺氧或有氧供能情况的关键指标,指进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过程中,人体运输氧的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时,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氧气量。个体的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最大摄氧量越高,说明其心肺系统在高强度运动期间输送氧气的能力越强,同时能更有效地利用氧气为运动提供能量。《欧洲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的研究表明,提高最大摄氧量,可降低患心脏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据实验测算,最大摄氧量每增加1毫升/(千克·分钟),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8%,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下降3.2%。
作为奥运会的金牌大户,游泳项目的争夺历来备受瞩目。在各代表队奥运阵容选拔阶段,世界泳坛涌现出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好成绩,可以预见的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龙虎斗”仍将是巴黎奥运会的主旋律。中国游泳队在东京奥运会的表现超出预期,他们也渴望继续在巴黎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