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0日 第05版:社会
  • 我市启动新建排水管网工程

    本报记者 仲属宁 文/摄

    为进一步优化主城区基础设施功能,预防极端天气出现城市内涝,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我市主城区从本月开始,陆续启动新建排水管网工程。

    记者从营口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新建排水管网总长度为35.47公里,其中包括新建雨水管线(DN800—1600)12.77公里、新建排水管线(DN600—1200)22.7公里。

  • 救助伤者 诠释担当

    4月8日下午,市博爱救援救助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高海明在途经辽河大街与海澜东路交会处时,看到有一男子倒在马路中央。他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全程参与现场处置、伤者救助及协调联络,以专业与温情为受伤男子撑起“安全伞”。

    当日16时左右,高海明发现一名中年男子受伤躺倒在地,表情痛苦。他立即停车上前,首先在事故现场将男子骑的自行车摆放在距该男子5米远的地方,作为警示标志,引导过往车辆减速绕行,避免二次事故发生。同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详细说明事故地点及现场情况。

  • 农资打假在行动

    近日,老边区农业农村综合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全面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春耕工作有序推进。

    执法人员以种子、农药、化肥等核心农资为重点,对老边区范围内的农资销售门店展开地毯式排查。他们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对农资产品质量、商家资质证明以及销售台账进行仔细核对,发现假冒伪劣农资依法查处,从源头保障农资质量。

  • 保电服务到地头

    “大棚的草帘子卷不上去耽误营业,多亏你们帮我解决了问题。”日前,国网营口市鲅鱼圈区供电公司芦屯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鲅鱼圈区芦屯镇前安平村的草莓采摘园,对供电线路和电力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保障用电稳定。

    检查中,工作人员与采摘园负责人交流,了解用电需求,提供“一对一”安全用电技术指导与咨询。重点对用户的供电线路及灌溉、取暖、卷帘机、照明等用电设备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消除线路绝缘老化、插座接线接触不良等安全隐患。同时向农户宣传安全用电常识,使之对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小食堂”撬动“大幸福”

    在站前区八田地街道惠安社区,社区中央食堂的建成启用,为社区和谐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据悉,食堂建设初期,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走访、调研后发现,辖区老年人盼“吃好饭”,特殊群体愁“吃到饭”,年轻人与上班族求“方便吃饭”。于是,打造便捷、健康、实惠的中央食堂,成了今年惠安社区的重点民生实事。

  • 春日风筝飞

    4月6日,由盖州市子轩风筝俱乐部主办,营口市庆志风筝队、营口市北斗星风筝队、大石桥市蟠龙风筝露营俱乐部协办的“春季放飞”活动,在盖州市北海河大桥附近活力开启。

    当天,200余名风筝爱好者齐聚于此,带来了200余只风筝,小如巴掌的微型风筝精巧别致,数百米长的大型风筝气势磅礴。五彩斑斓、漫天飞舞的风筝,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 纸鸢飞上天 拽牢安全线

    仲春时节,气温回暖,热爱户外活动的市民陆续在各大广场放风筝,风筝带着人们的喜悦飞向高空。然而,当风筝飞入高空,看似无形的风筝线堪比利刃,隐藏安全隐患。近期,我国多地出现路人被风筝线割伤的案例。

    放风筝如何避免伤到人?我市相关部门给出提示:

    1、放风筝要远离高压电线。

  • 我市首次开放 小功率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

    “现在单位门口也能充小功率电车,再也不用跑远路了!”近日,在得胜市场附近工作的王先生利用午休时间,在新充电站给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充了两回电。自4月1日起,营口交运集团新投用的4处交流充电站已开始试运行,受到新能源车主广泛好评。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多样化充电需求,营口交运集团在原有120千瓦直流快充设备基础上,新增客运站东充电站、公共交通卡充值服务中心充电站、西环充电站以及青少年宫充电站4个站点的10座7千瓦交流慢充桩。这是我市国企充电站首次开放小功率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标志着充电网络覆盖进入新阶段。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