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海潮涌动,营口工业战线传来捷报。近日,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工作专班发来的《感谢信》,成为营口工业发展的有力见证。首季规上工业增加值以10.9%的增速稳居全省第四,大幅领先全省平均增速7.3个百分点,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等产业更是成绩亮眼,而这背后,离不开营口市工信局创新推行的“一线十策”工作法。
本报记者 仲属宁
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最新研发的光伏电池工艺装备即将发往东南亚。这家“瞪羚企业”的成长,正是产业基地精准服务企业、培育创新生态的缩影。2024年,产业基地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组合拳,累计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230余件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让政策“甘霖”精准滴灌到每一家市场主体。
本报记者 仲属宁
日前,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以下简称自贸区营口片区)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2025年出口企业信保政策产品宣讲会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市80余家外贸企业的代表手持笔记本,认真聆听着台上金融专家的分享——这场由自贸区营口片区联合市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营口市中心支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营口监管分局主办的“干货盛宴”,正为企业破解“出海”难题,送上“金钥匙”。
本报记者 仲属宁 文/摄
“如果对税费有争议,就找‘刚刚好 超暖心’调解室!” 在营口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这句纳税人的口口相传,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税务实践的生动注脚。
2025年以来,该局通过打造专业化税费争议调解室,创新“五心工作法”,构建“1+4+N”多元共治格局,实现35起税费争议100%就地化解,让办税缴费中的“烦心事”在“一站式”调解中转化为“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