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3日 第10版:社会
  • AI赋能社区管理 居民生活更便捷

    本报记者 赵 颖

    “我的自行车找不到了,平时买菜、购物、接孙子上下学都靠它代步。”王大爷唉声叹气。

    “王大爷,您别急,我现在就让社区网格员去智慧平台查找。” 大石桥市镁都街道振兴社区党委书记周游安慰道。

    网格员打开社区智能化管理平台,根据王大爷提供的信息,利用智慧平台的AI监控,快速锁定位置。两小时后,王大爷的自行车找到了。

  • 林间漫步

    天气晴好,公园成为人们拥抱健康生活、享受美好时光的场所。在大石桥市蟠龙山公园,市民悠然自得地在槐树下散步,嗅着槐花的清香,心情无比舒畅。

    通讯员 王 苗 摄

  • 赴生物多样性之约定 绘就万物共生和美画卷

    5月22日,鸟浪广场成为生态保护的“绿色舞台”。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林草局联合举办的“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主题宣传活动在此启幕。现场通过宣传板展览、科普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市民全景式呈现营口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活动中,一组数据格外醒目:全市现有湿地面积22.47万亩,其中省级湿地公园1处,野生飞禽类有240余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遗鸥、东方白鹳等。“每到迁徙季,数十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营口鸟浪已成为国际生态名片。”工作人员的讲解吸引众多市民驻足,亲子家庭认真在科普手册上记录候鸟保护知识,青年志愿者向过往行人发放《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书》。

  • 武 魂

  • 情暖公交人

    5月20日,营口交运集团开展第七届“全国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以暖心举措致敬公交驾驶员。

    集团在楞严寺、大商新玛特、市中心医院三处公交站点设置宣传展板,向市民发放《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倡导市民理解、支持公交驾驶员工作,共筑文明和谐乘车环境,并为驾驶员送上慰问品,传递关怀。

  • 巧手贴画学雷锋

    5月18日上午,市雷锋文化博物馆与站前区青年小学教育集团南开分校联合开展“传承雷锋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学雷锋布贴画亲子手工制作活动。

    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协作完成雷锋主题布贴画,通过剪裁、拼贴等艺术创作,将雷锋精神融入手工实践。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用彩布勾勒出雷锋画像、助民场景等,在动手过程中感受雷锋事迹的感染力,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家庭文明建设融合。“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创造力,又让红色教育更直观。”一名家长表示。

  • 无人机自主巡检 确保配电网安全

    轻点遥控器“一键起飞”按钮,御三型无人机腾空而起,精准飞向10千伏红双甲线1号杆塔。历经20余分钟高效巡航,圆满完成对红双甲线1至30号杆塔金具、绝缘子及通道环境的全面巡检。巡检结束后,登录无人机巡检业务平台,仅耗时15分钟,便完成了120余张现场照片的缺陷智能识别与整理工作。近期,国网营口市鲅鱼圈区供电公司运用配电网无人机,常态化开展精细化巡检、验收、故障查线等工作,全力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从人工到无人机,再到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迭代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插上了智慧翅膀。”公司技术骨干张立志感慨道。

  • 发生火灾怎么办? 这份自救指南请查收

    火场逃生要“躲火避烟”。躲火只是第一步,防烟也是保命关键。很多人就是因逃生方式不当,受伤甚至遇难。火灾求生冷静判断、正确应对才是关键——

    火场生死抉择

    等救援还是闯火线

    观察火源和烟气位置

    若火灾发生在自己的房间内,且火源明确,首先使用灭火器或消火栓尝试扑灭火源。一旦无法处理请立即逃生,逃生后记得关上住户门,以及楼梯间的防火门。

  • 我市11名文物收藏爱好者 联手捐赠文物

    “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我市的11名文物收藏爱好者携手向市博物馆捐赠文物19件,为丰富我市博物馆馆藏作出贡献。

    此次捐赠的文物种类多样,既有汉代陶瓶、三足鼎式炉、黑陶罐等陶器,也有清代磁州窑人物壶、青瓷四系罐等瓷器,还有青铜花觚、人物木雕、金漆人物花板等,以及民国青花凤纹大盘、三寸金莲绣花鞋、商户老广告等。其中,一张民国时期“协昌永”绸缎庄的老广告特别引人注目。据捐献者刘振全介绍,“协昌永”绸缎庄旧址位于当时的永世街,曾是营口商界很有名气的绸缎商家。2000年左右,他在旧物市场旧书摊上发现这张老广告,喜欢收集营口老物件的他当即买下,装裱收藏至今。此次捐赠给市博物馆,希望这张老广告能被更多市民看到,成为展现昔日营口商贸繁华景象的一个缩影。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