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地处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市)的瓦窑堡,自古享有“天下堡,瓦窑堡”之誉,更因瓦窑堡会议而闻名。这里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地,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确立地,也是红军东征的出发地。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迫使国民党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
档案解读:
1936年10月15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关于停战抗日的谈话。这是当年12月4日,红军总政治部印发的苏维埃新闻社有关报道。毛泽东同志在谈话中指出,苏维埃中央政府和红军军事委员会已颁布命令,提出停止进攻国民党军、退还缴获的人员和武器、为国民党军抗日行动提供援助,以及仅在受到攻击时采取必要自卫手段等四项具体措施,表达了“停战携手抗日”“愿以全国之红军主力为先锋,与日寇决一死战”的期望与决心。这一谈话,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共御外侮。
1938年5月26日,叶挺将军率军部进驻安徽省南陵县土塘村。干部战士刚到土塘,就帮助群众打扫房前屋后,收拾猪圈、牛栏,有空就帮群众收麦打场、栽种山芋、砍柴担水、修桥铺路。很快,新四军就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拥护。
5月28日,家住土塘村的农户徐逢财刚收割完一块山道旁的麦地(这是土塘村通往三里店集镇的必经之道),第二天上午徐逢财就带着12岁的儿子徐正国到这块麦田整地栽山芋。劳作间,他俩商量靠路边的一畦地不种不栽,以方便新四军行军进出。忽然间,传来一阵马蹄声,回头望去,只见叶挺将军与两位警卫员正下马向这里观望。叶挺向徐逢财挥手高呼:“老哥,你这路旁的一畦地怎么不整啦?”徐逢财说:“这路太窄了,留下路旁一畦地好让你们行军。”叶挺说:“老哥,我知道你的心意是好的,可我们是有纪律的,不能损害群众利益,再说,这下坡骑马不安全,下马牵着走才稳当。老哥,你还是把地给种上吧!”说完,就匆匆赶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