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仲属宁
退休教师李阿姨拿着处方单买药,发现常吃的降糖药从62元降到了5.42元;乡镇卫生院的药剂师在电脑或手机上轻轻一点(药品采购平台操作),药品第二天就从市区仓库送到偏远的卫生院。这些变化的背后,是营口市医疗保障局在药品采购和价格管理上的一番“绣花功夫”——不搞大张旗鼓的改革口号,而是从一个个具体问题入手,用创新办法和精细管理,一点点拧紧药价的“水龙头”。
本报记者 仲属宁
2025年春天,一场关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改革浪潮正悄然涌动。在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新八级工制度启动仪式上,一线技术工人杨凯正在发言:“从学徒工到首席技师,我走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公司搭建的成长阶梯。”作为营口市工匠代表,他的故事正是这家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深耕技能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
本报记者 仲属宁
在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厂区内,满载巴西大豆的集装箱卡车正有序驶入专用通道。驾驶室里,司机李师傅轻点手机屏幕,通过“自在营”数字综合服务平台提交了调运申请。很快,系统提示音响起:“海关审核通过,可立即作业。”这一场景,正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以下简称营口片区)联合营口海关打造的进境粮食后续监管“智慧眼”的生动实践。
仲属宁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在时代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营口迎来至关重要的决胜之年。“决胜之年夺全胜”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凝聚全市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工商业是营口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从繁华的商业街到充满机遇的商贸园区,营口工商业串联起生产与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循环畅通。今年一季度,营口工业经济全省领跑,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领域优势显著。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崛起。然而,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营口工业面临着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等诸多挑战。决胜之年,营口工业需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让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决胜之年,营口工商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商圈,创新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拓展国际市场,让营口制造借助工商业平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