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本报记者 丁海林
疾病在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伤害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家庭带来各种压力,其中“照顾病人”这件事,更是让很多家庭陷入“一人住院,全家奔忙”的境况。记者发现,如今,在医院给病患请护工渐成消费新趋势。
术后聘请护工 渐被接受
数日前,市民小李的父亲突发脑梗,经过数天抢救脱离了危险,可患者的术后陪护成了难题。父亲病床前离不了人,作为独生子的小李,眼看着跟单位请的假期已经用完,也没有亲戚能帮上忙。于是,在护士的建议下,小李为父亲聘请了专业护工。护工会为患者提供穿衣、洗漱、如厕、喂食等生活照护,翻身、康复、拍背等专业护理也能及时满足。
5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针对可能存在药师信息被假冒或药师“挂证”的违规情况,要求相关定点零售药店及其药师、相关地区医保部门配合核查相关信息。
近期,国家医保局对全国定点零售药店4月份以来的医保结算数据进行了筛查分析发现,部分药师姓名(对应同一身份证号)出现在多家定点零售药店的药品费用明细中,可能存在药师信息被假冒或药师“挂证”的违规情况,既威胁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也损害了正规注册药师的合法权益,共涉及24个省份、23997家定点零售药店、9563名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