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第02版:要闻
  • 维护医保基金安全 守护人民群众“保命钱”

    本报讯 记者张晶鑫报道 4月16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市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已于4月1日启动,提升公众对医保基金监管的认知,引导医药机构和参保人员依法依规使用医保基金,构建全方位监管格局,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

  • 辽港集团营口港护航春耕化肥高效流通

    本报讯 记者肖友竹报道 春耕时节,农资先行。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化肥集散中心,辽港集团营口港以“零滞港、零积压”为目标,通过科学调度、资源整合和全流程优化,全力保障春耕化肥高效发运,为粮食安全筑牢“压舱石”。

    化肥是春耕的“粮食”,面对春耕用肥高峰,辽港集团营口港提前部署、科学统筹,主动对接化肥企业需求,动态调整库容与运力,确保“随到随卸、随卸随运”。开通化肥运输“绿色通道”,实行“优先靠泊、优先装卸、优先发运”三优先原则,提高化肥作业效率,压缩船舶在港停时,并与铁路部门联动开通“点对点”农资专列,实现“港口——铁路——田间”无缝衔接。在保证火车发运同时,兼顾化肥公路发运,目前,公路和铁路日发运量可达1.5万吨。

  • 公务用车改革 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蒋丹妮报道 近年来,大石桥市从节能减排、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的角度出发,秉持“践行公务出行绿色环保、推动机关运行降本增效”的理念,精心打造出“公务用车平台调度+国企车辆租赁运营”的全新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在公务领域的推广应用开辟空间。

  • “鲜”味正浓 海鲜河鲜迎来尝鲜高峰

    本报记者 叶 梦 刁雪峰

    春风轻拂,万物复苏,这个季节不仅大自然换上了新装,我市的海鲜河鲜也到了丰富的时节,为市民的生活和餐桌增添了无尽的鲜美与活力。

    随着气温回暖,西市区渔市码头又热闹起来。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出海的渔船陆续返航,满载着新鲜的海货,吸引市民争相抢购,码头上人声鼎沸,上演春日“海鲜抢鲜战”。

  • 媒体团齐聚营口 赴“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之约

    (上接1版)蓝天碧海与港口机械的对比,让我感受到了工业与自然共存的和谐。”《辽宁日报》北国网周艺凝说。

    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是营口“头号工程”,该项目预计2026年5月底投产运行,建成达产后将进一步促进大气环境质量和民生幸福指数改善。媒体团沿着子项目百米文化长廊,了解项目进展;戴上安全帽,进行沉浸式安全体验;走进储罐,了解储罐内部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安全保障设施……他们认真听讲,相互讨论、交流。

  • 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本报讯 记者孙江宇报道 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形式多样的核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国家安全和核安全知识,营造共筑安全屏障的浓厚氛围。

    在辽河广场,生态环境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宣传新时代国家安全、核安全取得的成就,宣讲核与辐射安全及防护相关知识,解答群众对日常生活中接触核与辐射场景的疑问,消除公众谈“核”色变心理。

  • 葡萄藤上架“沐”春光 奏响新春农忙“序曲”

    本报记者 肖友竹 吴镇平

    春意盎然,农事正忙。随着天气逐渐回暖,连日来,在鲅鱼圈区的田间地头,葡萄种植户抢抓农时,开展葡萄上架作业,他们挥动铁锹起挖葡萄枝蔓,整理上架,为今年葡萄高产丰收筑牢根基。

    走进鲅鱼圈区芦屯镇营口盈福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的葡萄种植大棚,在25亩连栋智能大棚内,工人们正唤醒“冬眠”的葡萄苗,去除埋在葡萄藤上的土壤,小心翼翼地将藤蔓理顺上架。

  • 市中等专业学校 举行成人礼活动

    本报讯 记者邓宏伟报道 4月17日,市中等专业学校举行“十八而志 筑梦启航”主题成人礼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培育感恩精神,筑牢职业理想根基,实现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关键心理转变。

    活动现场,100余名年满18周岁的学生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携手并肩、秩序井然地走过象征成长与责任的“成人门”,并接过老师递上的宪法手册。学校负责人、老师和校企合作代表共同为学生佩戴成人礼帽,为他们送上真挚祝福。学生满怀敬意,向老师行鞠躬礼,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最后,学生庄严宣读成人誓词,展现出迈向人生新阶段的坚定决心。

  • 天气预报

  • 海洋预报

  • 农副产品零售价格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