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1日 第01版:要闻
  • 挺起民族脊梁 蹚出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张 研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巍然挺起华北之脊,屹立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

    盛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过华北平原、穿太行层峦,来到三晋东大门阳泉。这里,正是当年正太铁路行经处。

    “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总书记来到位于阳泉市狮脑山顶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

  • 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7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

    这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一出口汽车码头上等待出口的新能源汽车(6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新华社发(龙巍 摄)

  • 王新伟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行座谈 共同出席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开园仪式


    辽宁日报讯 记者史冬柏报道 7月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在沈阳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行座谈,共同出席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一期)开园仪式。

    王新伟代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书记郝鹏,对李彦宏一行表示欢迎。王新伟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强调要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我们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立足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依托我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良好基础,强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改革驱动、场景牵引、创新赋能,加快构建“1+N+X”体系,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新高地。希望双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携手推进沈阳人工智能产业园、大连“一网统管”等在建项目,做好要素保障,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如期竣工投用。持续拓展合作空间,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构建优质产业生态,让人工智能更好赋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商旅消费、社会治理、全域全行业,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厚植新优势。我们将全面优化服务保障,为企业在辽投资兴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在务实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高质量发展。

  • 今年我国夏粮 实现稳产丰收

    6月9日,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西阎乡东古驿村村民在抢收小麦(无人机照片)。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总产量14973.8万吨(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13816.0万吨(2763.2亿斤),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 市委“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组会议召开

    本报讯 记者肖南 刘征报道 7月10日,市委“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组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组会议精神,听取我市“十五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姚华明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出席会议并讲话。

  • 大石桥市携“营口大米”共赴稻香盛宴

    本报讯 记者王伦报道 7月12日至14日,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将在沈阳举办。我市精心打造500平方米特装展区,其中,素有“辽南鱼米之乡”美誉的大石桥市,将携“营口大米”品牌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农业创新成果精彩亮相。

    岁月沉淀稻香韵,创新赋能米业兴。大石桥市水稻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在第二届“广交会”上,大石桥市水源镇大米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粒米”,开启了远销海外的辉煌篇章。如今,“营口大米”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 破障通渠促流动 一体服务惠民生

    新华社记者

    人,是市场中最活跃、最核心的要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部署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明确要求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促进劳动力、人才跨地区顺畅流动。

    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服务……记者近期在多地调研了解到,围绕这些与群众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领域,相关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不断破除制度藩篱和隐性壁垒,促进劳动力、人才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 我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第一阶段完工 7月10日实现路面通车

    本报讯 记者黄利闿报道 7月10日,2025年我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第一阶段全部完工并实现路面通车。

    当天上午,记者在金牛山大街以南的市府路路段排水管网改造现场看到,该路段施工围挡已拆除,原本开挖的路面也完成了回填,在新浇筑的黑色沥青路面上,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