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第06版:辽河湾副刊
  • 于迥然之间求大同

    刘畅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群箭猪聚在一起取暖。但它们彼此一靠近,身上的刺就会刺疼其他箭猪,于是它们只好分开。过了一会儿,它们又开始觉得寒冷,就再度靠在一起,身上的硬刺又再次扎痛了其他箭猪。这些箭猪被这两种苦处反复折腾,直到它们找到一段恰好最能容忍对方的距离为止。叔本华用箭猪(豪猪)隐喻人,揭示了人际交往的本质。在这种表达中,人的情感需求以及价值交换等社会属性把人们聚在了一起,但令人厌恶的素质和让人无法容忍的缺点又使人与人之间生出隔阂。

  • 品读红色经典,汲取奋进力量

    耿海鹏

    翻开《星火燎原》精选本(融媒书),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革命岁月的大门。一次次撼天动地的战斗、一篇篇惊天动地的故事、一个个感天动地的人物都跃然纸上。它分为“铁心向党”“信念如磐”“骁勇善战”“创新制胜”“作风优良”“鱼水情深”六个篇章,生动地阐释了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作风纪律,系统呈现了我党我军的“红色家谱”。

  • 在追问中遇见真实的自己

    李泓实

    室利・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吉的《我在》不是一本供人消遣的读物,而是一柄利刃,划开我们认知的虚妄表皮,直抵生命最本真的存在核心,堪称照见灵魂褶皱的明镜。

    翻开书页,马哈拉吉抛来一个诘问,像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你以为自己是这副身体,还是你的思想?

  • 在磨难中守护美好

    张浩天

    《1973年的弹子球》(以下简称《弹子球》),是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的第二部。

    从文学手法与结构来说,相较之第一部《且听风吟》完全碎片化的非线性叙事与第三部强调故事性的《寻羊冒险记》而言,村上春树在这本发挥着犹如轨道枕木般连接作用的《弹子球》中,对其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现实与非现实、此处与彼岸之间的所谓“距离”这一概念似乎更加侧重。这使作者的表达方式不拘泥于现实这一枷锁,通过其“相对”稳定的叙事结构加深读者的带入感。

  • 云梦深处的三重门:《鬼谷子》的智慧层级

    李明昌

    云梦山的雾气中,隐隐出现一位神秘智者的身影。鬼谷子,这位被神化的隐士,以一部不足万言的奇书,在历史长河中投下绵延的智慧涟漪。然而这部被权谋家奉为圭臬的典籍,其真面目却如山中晨雾,在多数读者眼中始终朦胧难辨。

    世人读《鬼谷子》,常如盲人摸象。有人视之为纵横术手册,有人将其奉为交际宝典,更有人谓其为阴谋渊薮。这些理解仅为冰山一角。《鬼谷子》实为三重智慧殿堂,每重门后都藏着不同境界的人生真谛。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